我写《孔子管理学》等三书
三书是《孔子管理学》、《老子管理学》、《孙子管理学》。
《孔子管理学》
此书是跨世纪之作,开始写作于1999年,2002年1月定稿。也是跨国之作,其中不少内容是在英国、瑞典写的。
写孔子,起名《孔子管理学》是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为我出版的《老子与企业管理》,后易名为《老子管理学》的影响而为。
孔子,名丘,我国伟大的儒学宗师,被尊为“儒圣”,是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其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如《论语》首篇首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于是我撷取其精华思想著《孔子管理学》一书。
本书内容共有6个部分组成:“哲知”,孔子有“天何言哉”、“中庸”等言论;“为政”,孔子有“为政以德”、“民为贵”等思想;“伦理”,孔子有有关“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教育”,人在教,有教人才能进步,关于这,孔子许多至理名言,如“有教无类”的思想;“齐家”,家齐才能治国;“修身”,修身乃为人基础,这样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上述种种思想皆可用于管理之中。
《孔子管理学》的写作耗时2年有余,有不少内容是在英国、瑞典写的。这可从本书中某些文字里窥察到,如书中用了若干英国方面的事例。在瑞典、英国写书中,得到了我长女、次女的支持,特别是我的次女,她教我用电脑进行写作。从此以后,我便放弃了原始的用手写的方式写书,改为在键盘上敲打写书。以后,我所著的书籍、文章就基本都是用电脑敲打编辑的了。
书稿出来后,交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严格审查后,该社同意出版我这本书。
本书的责任编辑是徐莉同志。她是一位很有水平的编辑,经她编辑加工后,成书质量有提高。
成书上市,社会反应尚佳。二次印刷,有二个封面本,该书到2010年8月售缺。
201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把该书的日文出版权卖给一日本出版商,同年10月,我已经看到了该书日文版本的倩影。
《老子管理学》
此书是在《老子与企业管理》一书的基础上,经扩充、延伸而成。
本书包含了如下内容:“哲文”,讲老子的哲学思想,如“‘道’可道,非常道”、“域中有四大”等;“政事”,讲老子的为政思想,如“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智谋”,老子讲了这样的话:“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创造”,老子说:“有生于无”、“冲气为和”,创造是从“无”生化出来的,是从负阴抱阳,冲气为和中形成的;“辨证”,《老子》一书统书讲辨证,著名的有“反者道之动”等观点;“修身”,老子极力提倡为人要如“水”那样为善,要“静”,要“敦朴”等。上述老子思想,我们在管理时也必须汲纳采用。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刘渝、刘金平同志。
我自觉本书没有《老子与企业管理》写得精炼,所以其社会影响不如《老子与企业管理》来得强烈。
本书印刷了二次,有二个封面本。
如同《孔子管理学》一书,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把该书的日文出版权卖给了日本出版商。因此它有一个日本户籍,在日本发行。
《孙子管理学》
本书是在《兵法经营十谋》、《经营战胜策》两书基础上经过加工、扩容而成。
本书分为8讲内容:“修道”,讲管理如孙子所说的那样要讲“道”,“道天地将法”的“道”,得道才能多助,才能胜;“论将”,将是国家安危之主,企业家是企业安危之主,企业要选用好经理、厂长;“励士”,军队是士卒组成的,企业是员工组成的,军队要对士卒进行教育、激励,企业则要对员工进行教育、激励;“治势”,打仗要靠强大的势,用势压垮敌人,企业搞经营也要造势,造一个“制人不制于人”的势;“庙算”,作战之胜在于决策,“上兵伐谋”,决策正确,伐谋得以实现,作战就会胜利,企业开展竞争与上所讲同理,也要做好庙算,搞好伐谋工作;“谋攻”,知彼知己,才能谋好攻,搞企业管理也要这样做,去获知,去谋攻;“伐兵”,打仗伐兵是基本之法,企业竞争互伐是基本之术,为此企业要搞好销售、广告等;“策胜”,知权变,知攻守,知虚实,知分合,是作战必须运用的策略,企业搞竞争也必须遵循这些道理去做。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伯工、刘金平同志。
本书也印刷了二次,有二个封面本。
我写《三国管理学》等两书
我写《三国管理学》的书。
三国是我国古代时群雄逐鹿的年代,最富抗争性。特别是最后魏、吴、蜀三国之争,最为激烈、最为精彩。我们颂扬《孙子兵法》。在三国的年代里,《孙子兵法》思想被应用到了极致。三国的历史便是《孙子兵法》的思想被演绎得最为生动、最为精彩的历史。我写过有关《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兵法经营十谋》、《孙子管理学》等书。基于此,我同样也可研究三国时期与管理方面的问题,故著《三国管理学》。
这本书写作的主要依据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中内容取材多出于《三国演义》。
本书写了5个部分内容:一、“综议”:综合地议论有关三国中某些主要思想,如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思想来讨论管理中的兴亡规律;二、“文德”:魏、吴、蜀都实行法治,蜀尤为重视德治,这些思想均可为企业管理所用;三、“胜人”:就是要善用人,用人才胜人,曹操唯才是举,重用司马懿是为善用人,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是善用人,孙权招贤纳贤也是善用人,为做好企业管理,企业领导人也必须这样做;四、“武略”,作战要讲谋略,刘备、诸葛亮重视“隆中对”,“隆中对”就是谋略,就是决策,以此与曹操、孙权对抗,使之天下三分,我们搞企业管理也必须做好如“隆中对”那样的工作;五、“用奇”,作战要讲奇,出奇兵,兵贵神速,以此去获取胜利,企业管理也务必这样处理。
本书写的文字量不少。但我现在感觉此书还可写得更为精炼些,使得内容更出彩,同时利于销售。
本书被印刷了二次,有二个封面本。
书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为刘渝、刘金平同志。
我写《向诸葛亮学管理》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