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漫漫小路--杨先举八旬回眸 第32节

点击:

我这本书为每位“子”各书26则文字内容,其中首则是介绍该子的其人其书的,如老子其人其书,余25则是正文,重点阐释该子的管理思想,并对这些管理思想作议论。这样,全书共有104则文字。

自认为,我写的《向“四子”学管理》较之原来为他们各自所写的单行本质量要好。它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集萃本简洁、明了,原来四书的文字量汇总共计107万字,现在经过荟萃形成的新书文字量仅13万;二、集萃本内容更为精辟、深刻,对内容的提炼及内涵挖掘处理得更为准确;三、添加了新内容、新见解、新思想。

《向“四子”学管理》已于2011年1月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孙平、赵晓冬同志。

《向“四子”学管理》一书,自认为是我所著的所有书中很为满意的一本,但愿该书出版后如我所期待的那样得大正果、有大善报。

我写的论文与文章

到目前为止,我撰写并发表了大约160篇的论文与文章,其中有数十篇是生活散文、诗歌等。

上述论文、文章,归纳之,大约可分解为关于管理原理等8个方面内容。关于这,我已在本书第七章第二节“科研涂鸦爬格子”一文中陈述,这里就不再重复。这里所要补充的是关于这些论文、文章发表后的社会反响情况。

我的论文、文章有不少被发表在我国甲级报刊上,如《光明日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等。

有三篇论文、文章得了奖:一篇是《企业文化辨析》,发表在《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0年第1期上,获得山东企业文化学会授予的“鲁文杯”。又一篇是,《论孙子兵法的管理价值》,被刊载在《轴承经济》(洛阳)1991年第1期上,获该杂志颁发的1991年年度十佳得奖作品之一。再一篇是《平凡铸人生》,获中国人民大学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上海人大人学院的“人大精神与大学精神”获二等奖。

有不少同篇论文、文章被多家报纸、杂志刊用,主要有:

《浅谈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发表在1984年第6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后被《厂长参考》(大连)杂志于1985年第3、4期转载;被《经济学文摘》(北京)1985年第3期转载;被《企业参考文汇》(四川)1985年第11期转载;被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资料复印》1985年第1期转载。

《用案例教学法培养企业管理人才》,发表在1986年第4期《穗经学刊》(广州)上,后被“管理案例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简报刊载,后被《管理案例教学研究》杂志转载,发表于1987年第1期,后又被武汉的《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所编书籍《领导与管理案例教学研究选集》刊用。

《企业文化辨析》,发表在《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0年第1期杂志上,后被北京铁路局的《企业管理通讯》1991年第4期刊用,被《企业文化》(哈尔滨)1991年第1期刊用。

《浅识企业文化》,发表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7年第6期杂志上。后被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资料复印•工业企业管理》刊用;被二汽的《企业文化研究资料之一》(论文集)汇编;被工人出版社的《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论文集)收录。

《企业管理理论模式探索》,此文系与李占祥同志合写,发表在《企业管理参考》1987年11月5日的第78期上,后又被《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8年第1期上刊用。

《“根”与企业文化》,发表在1990年第4期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被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资料复印》转载于1990年第9期;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编的《企业文化报》转载于1991年3月25日;被深圳《特区经济报》转载于1992年第3期。

我写的论文、文章,分别在全国9个省、市的报章杂志上刊用。这9个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江苏、山东、河南、广东、云南。

但我的写作也不是一直如此顺遂的,也有碰壁的。比如,1986年,我写过一篇《要以胜败论英雄》的文章,投天津日报被退,这说明着创作路上有崎岖、险阻。

我的社会工作、社会活动情况

我这里所说的社会工作是泛指的,凡不属于我主体工作的工作我都称之为社会工作。

我的社会工作可分为两大部分——校内与校外。校内的也可细分为系内、系外两类。

系内的。1957年,我担任了工经系56-60年级级主任工作。1960年,我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团总支部书记。1984年担任过工业经济系的部门工会主席。1991年后担任过工业经济系工业企业管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与我搭档的是吴培良同志,他任工业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该年6月我支部被学校评为校一级先进支部。

系外的。两个方面:一是于1982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兼职编辑;另一是在2000年前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老教授协会副主席。

校外的。我参加过许多社会上的各式学术会议,主要有四个方面:关于案例教学方面的,关于古代管理思想研究方面的,关于孙子兵法方面的以及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还有其它种种会议,同时,也担任了一定的社会职务。

关于案例教学方面的。如参加1986年太原会议,1988年秦皇岛会议,1990年桂林会议等。我参加的案例教学方面的首次会议是于1996年11月8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此次会议宣布成立管理案例教学研究会,推举大连工学院的余凯成同志任会长,我被推举任常务理事。1990年9月2日,我还被国务院生产办公室邀请去参加他们所组织的有关案例教材编写事宜的会议。

关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方面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分别在北京、西安、济南、常州等地召开过6次会议,我均出席参加,提供论文,论文被会议组织者收录在他们编纂的论文集中出版。首次会议是在1986年9月16日在北京香山卧佛寺内召开的,此次会议宣布研究会成立,推举潘承烈同志任会长,选沈恒泽、虞祖尧同志为副会长,我被推举任理事。我还多次参加了常州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组织召开的会议,并担任该会的名誉理事。我也数次参加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方面会议,如1987年11月,参加了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6日,参加了孔子学会在北京召开的“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讨论会”;1995年5月18日,参加了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组织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儒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

关于孙子兵法研究方面的。我先后四次参加了中国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首届,1989年5月在山东惠民召开,并成立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选谢国良同志任会长;第二届,于199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于1992年4月在山东临沂召开;第四届,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召开。在这前三届的研讨会上,我都担任了会议中的中方讨论组组长一职,与外国友人的组长一起,共同主持该组对“《孙子兵法》的管理应用问题”讨论。在这三届的会议上,我均提供了论文。论文被会议组织单位收录,汇编成集之后出版。此外,我还参加了1991年于山东聊城召开的《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1991年5月于山东惠民举办的兵圣孙武塑像落成典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