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漫漫小路--杨先举八旬回眸 第31节

点击:

《向诸葛亮学管理》,是在张学信同志的策划下撰写的。初始时,他已经完成了初稿的撰写,请我看,请我帮助修正。读后,我认为其创作思路很新颖,但在内容和结构方面还需要大提炼大加工。为此,他请我协作,一起完成这部书稿的写作。推辞不得,我便全身心地投入修改中去,一改、二改、三改,最初文稿中的文字已剩下不足半数,增加了许多新内容。经我统纂、完善,最后定稿。书的落款是张学信、杨先举。

书稿交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的内容写了4个部分:向诸葛亮学治国思想,学他重方略、重目标、重法治、重德治的思想;向诸葛亮学治军思想,学他重决策、重预测、重智胜、重奇胜的思想;向诸葛亮学治吏思想,学他善举才、善用人、善赏罚、善激励的思想与手段;向诸葛亮学律己精神,学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精神,学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学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诸葛亮上述思想均可为管理所用。

《向诸葛亮学管理》已与2011年1月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孙平同志。

我写《向韩非子学管理》等两书

我写《韩非子说故事》的书。

我认为,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韩非子是先秦诸子中极为重要的一位大家。在先秦诸学派中,法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为此我研究韩非子,写有关韩非子方面的书。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于是想写《韩非子说法》那样的书。若欲囊括韩非子说法的法的全部思想精髓有难度。于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忘年交魏万磊同志的启发下,我决定先写《韩非子说故事》。

《韩非子》一书中讲述故事330则左右,我有目的地筛选了其中的178则作讨论。所选故事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三人成虎”、“老马识途”、“唇亡齿寒”、“买椟还珠”、“一鸣惊人”、“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倚辕立信”、“郢书燕读”、“长袖善舞”、“有眼不识荆山玉”、“远水不救近火”等。

全书采用夹叙夹议写作手法写。用韩非子的一则故事,通过四个写作序写成。四个写作序是:引韩非子故事原文,对其难字难词作诠释,今译该故事,对该故事发表议论。文字的重点是第四部分,即对故事发表议论部分。

本书的文字量颇多,少述若干则故事,使书的文字量减少,发行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余海同志。

据说,该书发行情况尚可。该书是2008年首发的,印5千册;到2010年10月,据说只余千册左右了。

我写《向韩非子学管理》的书。

撰写完《韩非子说故事》后,我认为韩非子是法家,应着重撰写他的法家思想的才是,于是我就按原计划写《韩非子说法》的书并成稿。但在为该书稿找出版社时,遇到了困难,北京多家出版社认为韩非子这个人生偏,怕出这样的书没有销路,不愿出。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又通过表妹裘云、表妹夫周连胜找到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社经过商量,建议改动书稿内容,从向韩非子学管理角度去写可以出版。该出版社经管这件事情的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方红星同志。

就这样地,《向韩非子学管理》写出来了,该书写了6个部分内容:“哲理”,韩非子讲矛盾,讲变易,势异事异,事异备变等;“为政”,韩非子讲为政要应天时、应人心,图强,图强则国强;“货殖”,韩非子讲利,讲竞争,讲功,让货物增值等;“法本”,韩非子阐述了许多关于“法”的思想,如法的根源,法的本质,法的意义,法的特点等;“术治”,韩非子认为治国要靠法,但必须有术,治国要有术,行法也要有术,有术才有法的治,国的治;“乘势”,君是统治者,但他必须有势,有势才有君之威严,君才能去行使他的统治权;“修身”,韩非子是位道德高尚者,在他的著作中亦不乏修身方面的思想,如说为人要讲忠,为人要自持,为人要有气、信等。韩非的上述思想、观点,我们做企业管理工作也必须这样做。

《向韩非子学管理》的责任编辑是孙平、孙晓梅同志。

据孙平同志告知,《向韩非子学管理》一书发行后,销售情况不错,2010年1月初次发行3千册,至该年年末所余的书只剩700册左右了。

当孙平同志知道我写有《孔子管理学》等另外几本管理书后,要求我把这几本书寄给他。在他看了这几本书后,决定对这几本书进行改造重新编写。我同孙平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同志商量后,决定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与管理丛书》,我的《向韩非子学管理》一书纳入此丛书系列之中。而我所著《孔子管理学》、《老子管理学》、《孙子管理学》等书经过再修改后,分别易名为《向孔子学管理》、《向老子学管理》、《向孙子学管理》,也纳入此丛书之中,再增写些合适的选题,如《向周易学管理》等,以扩大丛书范围。该丛书的总主编为黄朴民、杨先举。

我写的《老子管理学》、《三国管理学》两书,现在已由魏万磊、张学信两同志分别对其改造与加工,演化成《向老子学管理》、《品三国 学管理》两书。两书均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向老子学管理》一书感谢魏万磊同志把我的名字也写上了,作者魏万磊、杨先举。该两本的责任编辑,前者是孙平,后者是孙平、赵晓冬同志,两书均已于2011年1月出版。

我写《向“四子”学管理》的书

在我写了《向韩非子学管理》一书后,我曾经多次对其他同志说,此书是我的封笔之作。但我写作秉性难移,涂鸦习惯难改。在张学信同志的劝说下,我又重新执笔,与张学信合作撰写了《向诸葛亮学管理》一书。但这还不够,此后我竟又独自地写起书来了,写《向“四子”学管理》一书。

所谓“四子”,是指道家宗师老子李耳、儒家宗师孔子孔丘、兵家宗师孙子孙武,以及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韩非子。我把他们四位管理思想的精华荟萃在一起,写了这本《向“四子”学管理》的书。

关于这四位“子”,我已为他们分别地、单独地写过书:《老子管理学》、《孔子管理学》、《孙子管理学》以及《向韩非子学管理》。我之所以又再次编写《向“四子”学管理》那样的书,是认为他们的思想有荟萃的必要。如把老子的哲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教学思想,孙子的兵学庙算思想,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等荟萃在一起,成精中之精之作。

写这本书还有这样的一个起因。2009年秋,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挖掘瑰宝 建设祖国》,讨论的主题主要是挖掘老子、孔子、孙子、韩非子的管理思想为我祖国建设事业服务(此文已被《古代管理思想研究》杂志刊用)。在此基础上,2010年初,我又把它加工成另一篇内容更充实的的论文《寓金蕴玉 博鉴约取 “四子”思想与管理》,该文有望被《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刊用。如今,我又把它作精加工,改写成今日模样的《向“四子”学管理》,它较之前两文内容更充实、底蕴更深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