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时天还没亮,走了一段路以后天色才渐渐发白。到中午的时候,都觉得很累了,吃点干粮继续赶路。晚上路过我母亲的一位姨姨家——我叫姨姥姥,她给我们准备了点吃的。吃完晚饭接着赶路,又走了好久才到达目的地—天河水村。这个村是在半山坡建的村庄。村周围有大小5座山,每个山顶上有一个泉水,天河水因此而得名。
搬过来的时候没有任何家产,全部财产就只有七口人——奶奶、父亲、母亲、姐姐、我、妹妹、二弟,再加上几个破破烂烂的锅碗瓢盆。
全家合影
家庭生活条件很艰苦,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可供男孩玩的东西,再说也没有玩的时间。我从小是个勤快的孩子,父母和奶奶都觉得我懂事,特别心疼我。自我有印象起,就经常跟着母亲和姐姐到山上挖野菜,去地里拔草,干一些农活。上学以后,白天去学校,早上和晚上也要跟着父亲到地里干活,上山砍柴。
记得那时候家里经常熬菜粥,玉米面放得少——其实准确说来不是玉米面,是把整个玉米放到碾子里面磨碎了以后的东西,农村叫做玉米茬——把那个和野菜混到一起熬一锅,一家七八口人吃。野菜的种类也很多,比如杏叶啊、桃叶啊,总之山里面能吃的东西都被我们摘回来了。
有时候也熬小米粥,做小米饭,或者蒸窝头。但是没什么副食和蔬菜,都只种点萝卜,腌点咸菜。等到过年的时候,父亲去集市上买个三五斤肉,我们才能尝点肉味儿。所以那时候小孩儿都盼着过年,能改善一下伙食,也能够玩儿几天。
春节前父母就会去买点白面,再在家里边用碾子磨点玉米面,过年的时候把这两种面和在一起,蒸一锅馒头;另外用包粽子的那种大黄米蒸点年糕。这是大年三十吃的。
初一的早晨要吃用两种面包的饺子,父亲买肉回来主要也就为了这一顿饺子。其实肉馅儿不多,因为当时基本只拿得出三五块钱,买不了足够的肉。
再就是到春节学校会放寒假,我可以跟小伙伴们玩闹几天。一般的活动内容是给老人、长辈们拜拜年,然后买几个花炮玩一玩。或者周围有的村里面请戏班子,我们就结伴去看看戏。记得大多是唱河北梆子,我们也不懂欣赏,就是凑个热闹,图个高兴。
大概到正月初五以后,村里的人都开始劳动,我也和父亲一起出去干活。因为是大儿子,算半个壮劳力,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上山砍柴火,或者到地里干活挣工分,可以挣到五个工分之多。
为我“牺牲”的姐妹
我的大姐和妹妹是我一辈子都要感激的人,她们放弃了念书的机会,全心全意供我上学。可以说没有她们的牺牲,就没有现在我的成就。
我出生在1947年,即建国以前,属于“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当时我们村要是哪家生了男孩,一定是举家欢庆,而且要是家里有条件,肯定会把满月酒、百日庆之类的都办得很隆重。不过我们家因为穷,一连生了几个儿子,也没有过大宴宾客的场面。
我从出生以后一直到上小学之前,都没有大名,只有两个小名。一个叫小桩,因为我右耳朵下面有一个小疙瘩——大了以后不太明显了,小时候特别明显;还有一个叫做小仓,这个名字的来历我就不太清楚了,大概是因为我出生在秋天,有粮满仓之意。
我们兄弟姐妹一共六个人,四个男孩,两个女孩。我姐姐是老大,我总排行是老二,是大儿子。紧跟着我后面的是妹妹,排行老四是我二弟,再就是三弟、四弟。其实当时在三弟之后还有个弟弟,不满一岁的时候就夭折了,无缘跟我们成为兄弟。
姐姐比我大三岁,我比妹妹大三岁,妹妹比二弟大三岁,二弟比三弟大六岁,三弟比四弟大五岁。后来姐姐和妹妹都留在农村,到年龄以后经过媒人介绍、父母做主就出嫁了。
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所以我的姐姐和妹妹都没有完成学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我能上学。因为当时姐姐跟我年龄差得不多,她只上了半年学,就随父亲下地干活了。后来我的妹妹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只上了三四年学就回家帮忙干活了。大姐和妹妹从小就学会了做家务,是父母得力的助手。
二弟和三弟都很幸运,顺利入学。四弟到了念书的时候碰上“文革”,学习就被耽误了,所以文化程度不高。
我的大姐叫王全花,很能干。姐夫在结婚前是一个煤矿工人,结婚以后就回家种地了。他平常话也不多,只埋头干农活,在操持家务,人际关系方面显得不太拿手。他们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庭负担很重。但是我姐姐敢想敢干,养了七八十只羊,又养了一窝猪;种了自己的那点田还不够,再租了别人的一部分地来种。里里外外都是她当家,面面俱到,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与大姐王全花(左起3)合影
现在她的四个女儿都结婚了。儿子在门头沟消防队里上班,今年二十四岁,还没有成家。她这几年身体不太好,患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干活了,由她闺女照顾着在家养病。
我妹妹叫王全英,她在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中是比较聪明的。退学以后跟父亲一起上地干活,一点儿也不亚于男人。她经人介绍嫁到了门头沟王平村,结婚以后她在邻居之间的交往上、抚养双方老人的问题上,表现都很出色。我妹夫是煤矿工人,现在退休在家。前两年他们俩在家里种了二亩菜地,自己吃一部分,吃不完的就拿到市场上去卖,赚点钱。有时候还给我们送点新鲜蔬菜过来,说我们在城里买不到纯天然的绿色蔬菜。我妹妹一直没有参加工作,所以没有退休金,妹夫有退休金,再加上他们卖菜的收入,日子也过得挺好的。他们有两个儿子,都是搞建筑装修的。大儿子大学毕业,还没有结婚;二儿子大专毕业,几年前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女儿。
她今年有六十岁了,身体不太好。因为她从小得了一个病,具体怎么得的我没有印象了,只知道她发病的症状是吐血。平时要注意不能着凉,不能生气,也不能劳累过度,不然就容易突然吐血。这个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治,到现在仍然有这个病根,一吐血就很容易有生命危险。我印象中那个病发作过两次,不过万幸都抢救得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妹妹王全英与她的两个儿子
我姐姐和妹妹跟我关系都很好,我们三个年长的关系处理得不错。我在跟几个弟弟聊天的时候也多次提到,姐姐和妹妹在我们家应该是功臣——姐姐年纪最大,退学后就跟男孩子似的,和我父亲一块下地干活,是我们村里面有名的“假小子”;我妹妹也很能干。她们在帮助父母拉扯我们兄弟几个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俗话说:“长姐如母。”我的姐姐和妹妹在我们兄弟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扮演了半个母亲的角色。
在赡养老人方面,她们也是功不可没。所以当年在照顾父亲的时候,包括现在,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我都很注重与姐姐、妹妹的来往,尊重她们的意见。尽管在农村,女儿出嫁以后就是“姑奶奶”,基本上不用管家里的事情,但是她们还是对父母很上心。我一直觉得,现在我们兄弟几个都有不错的生活条件,应该尽自己所能改善大姐和妹妹的生活,让她们也过上好日子。大家能出点钱就出点钱,能出点力就出点力。我觉得我们也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