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
我一直认为,毛主席思想就是一盏指路明灯,他指引着党、国家和军队,以及我们全中国上上下下每一个人走上发展的道路。我从在学校学习中国的历史开始,到部队参军,一直研究毛主席的建党思想、建军思想。这些思想让我的精神世界很充实。毛主席的逝世让我一时感觉没有精神支柱了,感觉有些迷茫。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过了一段时间才慢慢地恢复过来。
1976年三位领导人陆续逝世,其中毛主席逝世带来的震动无疑是最大的。这一年在所有中国人的脑海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苏关系对部队的影响
中苏关系是国家大事,我在部队的这些年也感受到其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在我刚进入部队的那段时间,也就是60年代末,部队的主要注意力是文革,而把军事训练摆到次要位置。直到1969年“珍宝岛事件”之后,部队才开始厉兵秣马,着眼于整体军事素质的提高。
1966年,毛主席提出“五七指示”①,但是部队对毛主席的这一指示的理解出现偏差,办什么造纸厂、盐厂、农场等等,总之就是搞农副业生产去挣钱,而真正的军事训练时间不多,所以当时的部队军事素质很低。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排以上的干部在射击考核的时候,有70%的人不及格,五发子弹有两发能上靶子就算不错的了。脱靶那些子弹有的掉到地上再也找不到,有的还伤到了别人;甚至还有人打到自己的腿上。投手榴弹本来是步兵的一个强项,一般手榴弹扔出去超过四十米的距离,趴到地上就不会被炸着。结果有的战士只能扔十几米,甚至动作是往前扔,手榴弹跑后面去了,这样就很容易引发事故。但是不组织投弹又不行,因为每年都有投弹指标;组织了又怕炸伤人,所以每次投弹之前,安全问题都是被反复强调的。
后来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挖一个壕沟,士兵站在旁边把手榴弹扔出去,干部看准时机,抓着士兵跳进沟里,这样不管投多远都不会炸着自己。记得有一年我带领士兵投弹,其中有一个兵只扔了不到二十米的距离,当时我带着他跳进沟里,没听见爆炸声,我就抬起头准备查看一下,说时迟那时快,手榴弹“轰”的一声炸了,一块弹片飞过来,打在我军帽的红五星上,把立体的红五星都打平了。不过还好我没受伤。由此可见那时候军队的军事训练是很欠缺的。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中苏边境出现了紧张局势,昔日的老大哥变成了“亡我之心不死”的“苏修”;印度政府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同时向我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挑衅;侵略我国长达8年的日本,还未同我国恢复正常邦交;而此时,美国在朝鲜战场遭到失败后,又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我国的南大门外,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在此以前,美国大力支持国民党武装特务窜扰我东南沿海地区,妄图建立大规模进犯大陆的“游击走廊”;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企图“反攻大陆”。这一系列严峻的事实,使得中国领导人不能不把国家安全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不能不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在1964年5月至6月的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把国防看作是与农业并列的“一个拳头”。
其中中苏关系紧张应该是促使部队加紧训练的主要动力。三十八军组织的每一次军事演习,都是把苏联作为假想敌。而且作战目标也始终钉在中蒙边界上。1971年,我们去外蒙搞过一次三个月的战备施工。主要的任务是加宽反坦克壕和改建一些重要的军事设施。当时部队对苏联非常仇视,人人都报着这样一种信念:“只要你苏联敢进来,我们绝对就跟当年打日本似的,不计一切代价消灭你们。”
到了1973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要求在恢复工农业生产的同时,部队要迅速的把主要精力转到军事训练上来,提高军队的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相应的军事装备也逐步得到改善。从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的时间,部队实行了集团军、合成军的改造,三十八军也由摩托化部队转变成机械化部队,又由机械化部队提升为集团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前进了一大步。
毛泽东《五七指示》
注1:“五七指示”是指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毛泽东审阅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的信。信中讲到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
注2:三总部指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
连队考核力挽狂澜
1974年到1980年我担任一连副指导员期间,自我感觉很自豪的一件事应该是在军首长考核我们连的三个实弹射击的时候,我力挽狂澜,挽救了连队的荣誉。
1978年担任一连连长的是一个炮兵出身的干部,调到步兵连当连长,业务不对口,不熟悉步兵连轻武器射击技术,结果出了个大洋相。
我休假回家期间,军机关抽查一连轻武器(轻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三个练习的射击技能。连队射击考核的成绩分为及格、良好和优秀;及格是指60%的战士,个人成绩在及格以上,良好是指80%的战士个人成绩及格以上,优秀是指90%以上战士的个人成绩及格。
步兵连的三个射击练习分别是:第一练习目标是一百米胸环靶,采取卧姿有依托的姿势——有依托是指枪放在靶台上;每个射手打五发子弹,打到三十五环以上算及格,四十环以上良好,四十五以上是优秀。所以如果要及格,每发子弹必须打到七环以上。
第二练习目标是半身靶,100米、150米、200米三个距离,分别采取三个射击姿势,一百米卧姿射击无依托,一百五十米跪姿射击无依托,二百米立姿射击无依托,每个射手三个姿势打八发子弹,有五发中靶个人成绩为及格。
第三练习是夜间射击,目标是一百米半身靶,卧姿有依托。半身靶中央固定一个手电筒灯泡,灯光闪烁一分钟,亮三秒,灭三秒,每个射手打五发子弹。中靶三发个人成绩为及格。
正式考核那天,军、师、团各级军事首长都到场监考,考核结果三个射击练习的连队成绩都没达到及格的标准。当时在场的副军长在现场暴跳如雷,把团首长狠批了一顿。三十八军的副军长裴飞正,脾气暴烈,当着全团部队的面骂团的参谋长。参谋长叫做潘金五,他接着骂下级领导,把营长和连长批得不敢抬头。
副团长站在那里问一营营长:“王全祥怎么没来,上哪去了?”
营长回答说:“休假了。”
副团长生气的说:“你们不知道要考核吗,还批他休假?”
团参谋长补充说:“马上给他拍电报,让他回来,明天就回来。”
第二天连队就给我拍了电报,要求立即返回。当时我们家住在北京东城宽街,上午接到电报还有点莫名其妙,心里想:“这个时候有什么事啊?我刚回来这么两天,又让我回去。”但是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疑惑归疑惑,我当天就去永定门火车站乘车返回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