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在路上--王全祥回忆录 第22节

点击:

对症下药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明确规定了几条原则,坚决贯彻到底,统一连队思想。尤其重点要关注四个连干部和五个排长,让这九个干部拧成一股绳,并且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纪律和规定。自上而下地改变连队散漫的作风。

我单独找了那三个刺头儿,明确地告诉他们:“我不买你们的帐,这一点请你们务必记住,别指望我到二连来还会哄着你们。”没等他们拿出撒野的手段,我就直接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说这几年你们散漫惯了,你可以马上复员走人。没满兵龄的申请中途退役,我去营团领导那里给你们申请待遇。家庭困难也好,没结婚也好,你们可以回家先去结婚,结完婚以后,你带着老婆回来,再找我给你们办复员手续都可以。”

看他们脸色都凝重起来,我又开始怀柔,我说:“如果说你们不想走,还想干。好,有一年算一年,有一个月算一个月,有一天算一天,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给我当好这个兵,你还当你的班长,你俩还当你俩的副班长,能力差没关系,不要当刺头。”他们纷纷表态还是愿意留在部队,我提出要求:“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我做不到的,你们就可以不做;但是我要能做到的,你们必须要做到。你们要是觉得自己没能力达到,我是连长,你们是兵,级别不一样,可以给你们打个八折。”

这么连珠炮似的噼里啪啦一通说完,把他们都镇住了。其实他们也都知道我在一连当副指导员时候的工作作风和处事方法。后来他们三个就老实多了,本本分分地跟着队伍训练,也很少闹事了。我也遵守诺言,短时间内没撤他们的职。

不过年底复员的时候,那个班长还是让我当着全连战士的面点名批评,撤销了班长职务,免予行政处分。这个时候他都要走了,只要不给处分,撤消职务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影响。我是为了“杀鸡”给剩下的两只“猴”看,那两个副班长一直没有被撤职。

连队作风问题和那三个落后分子的问题被解决以后,当年二连的军事训练和其他的步兵连一样,高质量地完成了训练指标。然后我就开始琢磨伙食问题,那欠下的一万多斤的粮食和一万多块钱的债,要是光靠连队一百多个士兵勒紧腰带省是不可能的。但这一堆欠债不解决,连队的伙食质量肯定上不去,别的连都是当月领当月的伙食费,只有二连,寅吃卯粮。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当初立的军令状是要成为泡影的。

于是我日思夜想,白天跟战士们一起训练、休息和聊天,心里都在默默思考如何给连队创收。晚上睡觉,躺在床上自己也绞尽脑汁地琢磨,寻求一个良方可以改善二连伙食落后的面貌。本着集思广益的原则,我号召其他几位干部也积极参与讨论,最后基本形成了一个统一思想:主攻养殖,养兔子、养羊和养猪。每个连队都有一排猪圈,大概十多个猪舍,每个猪舍可养大猪一头,小猪两头,或小猪崽五头。

一般的连队最多养七八头猪,猪圈装不满。我们连队把十几个猪圈都养满了,其中一个里面养的是羊。羊的成长期比较短,所以收益比较快。然后把猪圈里原本给猪睡觉的台子缩短,打上隔断,再在外面挖一个洞,弄成一个兔子窝,买了几十只兔子放进去了。这些支出都是经过团首长批准,向后勤处借的,战士们心理压力都很大,每天抢着打草喂猪、喂羊、喂兔子,希望它们赶快长大带来收益。

这个措施实施了没多长时间,大家都感觉希望不大,可能会事倍功半,热情渐渐退下来了。后来也是凑巧,我们得到一个信息,说是当地老百姓家里杀猪要交猪头税,而且要宰猪还得先申报。告诉我们这个消息的人是营房附近村庄的村民,他提议说:“你们可以买老百姓的猪啊,反正他们宰不了。”而且那些农户很乐意把猪卖给你们,因为部队能适当地给他们优惠一点。不一定比国家收的价格高,但是可以给他们留个猪头什么的。村民们都挺爱吃腌猪头肉,有的人卖猪时宁愿少要钱,也要把猪头留下。

于是我们几个连队干部开会商量了一下,决定从农户那里买猪来宰,猪肉卖给其他连,赚差价;卖肉剩下的猪下水等杂碎用来改善本连战士的伙食,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我们炊事班按编制应该是七个士兵,我瞒着上面多安排了一个炊事员,在全连专门调一个会宰猪的士兵到炊事班。我安排那个士兵时不时到村里去调查情况,看哪个老百姓猪圈里有好猪就给买下来。而我们到操场上集合训练,团里都会清点人数,每个连参加训练多少人、参加考核多少人,数目都是有记录的。我在这边给他打掩护,或者报告他休假了,或者是生病了,或者是到厨房帮厨去了——那一阵儿算是把能找的理由都找尽了。

我们每天宰一头猪。那个负责宰猪的战士每天凌晨四点起来,先烧两大锅开水,然后到老百姓的猪圈里挑一头猪给捆上,用小推车推到食堂宰杀。早上十点钟左右基本宰好了,他把猪头和猪蹄先挑出来,再把别的部位骨头是骨头、肉是肉地剔开。在中午别的连队做饭之前要把猪肉卖出去,当时我们的承诺的是:在二连买猪肉,价钱便宜,还负责送货上门。所以每天销量都很不错,一卖而空。剩下的猪尾巴、猪蹄,包括猪肝、猪肺等内脏,以及带点肉的猪骨头,都留到晚上我们自己炖一大锅,配点土豆、萝卜、白菜或者豆腐。战士们都吃得特别香,营养也得到保障。

一开始宰猪技术比较生疏,宰第一头猪的时候,捅了六刀,猪也没死,待了一会爬起来到垃圾堆找食去了,好像在向我们示威。心里还想:咋样,你们拿我没办法吧。宰猪这事分工副连长具体负责,每宰一头猪,卖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结余多少钱,都要在全连大会上进行公布,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挣了两千多块钱,大家心里都有了盼头。连队的伙食也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每天能够保证一顿细粮,还有肉味。每周也能吃上一顿面条——部队士兵大都是北方人,最爱吃包子和面条,每周能吃上一顿面食,浑身都有干劲儿,训练质量也随之提高了。欠团里的伙食费也开始慢慢分批还。

养鱼创收

为了增加连队的收入,我们又想出一个新点子。那天我和司务长、副连长三个人在营房周围转悠,看着营房旁边的那个大污水坑。产生了兴趣,它占地十来亩,周围长满了苇子和杂草。平时干部家属区的污水、部队营房的污水、团造纸厂的污水和洗澡池的废水都排到那个坑里去。坑水一般都保持着半池的深度。

我和副连长都是北方农村长大的,没想到养鱼这回事。那位司务长是个山西人,山西养鱼业发达,所以他对养鱼略知一二,出主意说:“连长,咱们用这个坑养鱼怎么样?”

我一听,觉得是个好方法、靠谱,说:“二连的生计就靠这个坑了。”

当时我还质疑了一下,问他鱼在污水里能不能活,他说鱼肯定是有水能活。最后决定先试一试,看看把鱼扔到里面活不活。没两天我们又向团后勤处借了钱,风风火火地跑到定州养鱼厂定了三万尾鱼,有鲤鱼、草鱼和鲢鱼等等。然后他们把鱼用汽车送过来,扔到坑里去。我记得那时候是四月中旬,到了五月中旬,里面的鲢鱼已经长得很大了,站在池边都可以若隐若现地看见它们游来游去。草鱼和鲤鱼还看不到,因为鲤鱼是底层鱼,草鱼一般游中间,鲢鱼是上层鱼。

养鱼场的技术员给我们提建议,说:“你们打两口井,往里灌清水。这里面的水脏兮兮的,养出来的鱼能不能吃都是个问题。”于是我们找了两个会打井的老百姓,在水坑周围打了三口井。井出水率很高,一般打到二十米左右就有水了。再找团里造纸厂借了一个抽水机,从井里抽水往坑里灌。灌了一个星期把污水坑灌满了。于是我们又扔了两万尾鱼苗进去,一共是五万多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