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风雨烟云七十载--王正真居士回忆录 第10节

点击:

我好不容易接受了他年龄比我大六岁的事实,可是见第二次面的时候,我又不干了。我奶奶当时就问我:“你为什么没相中?”我就说:“他长得太黑了,跟个黑驴蛋似的。”印象中,虽然我们见了两次面,但是我们都没说话,我就记得我一直在跟我奶奶说“这个人怎么这么黑”之类的话,后来我奶奶就跟我说:“黑点儿就黑点儿吧,他这个人挺好的,家就住在吉林市,虽然家还是农村的,但是也还不错。”

《碧空银花》剧照

经过第二次的见面,我们俩就开始说话了,而且还相约到我们村文化宫那儿看了电影。我记得很清楚,那个电影叫《碧空银花》②,那是我第一次跟他看电影。当时很多的细节我都已经忘了,但是还有一些我到现在都记得非常清楚。

现在想想,其实我都不记得我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了。我只记得看完电影之后,他买了两瓶饮料,我们俩一人一瓶。那是一种类似于啤酒的饮料,但是度数要比啤酒低很多,而且还是汽水的性质,现在那种饮料已经没有了。之前他也没跟我说过他不能喝酒,结果喝完那个饮料之后他的脸就变得通红通红的,他就跟我说:“我喝一点儿就能醉,不会喝酒,一喝酒就脸红。”我当时就说了一句:“你喝点儿这个就脸红啊?”总之后来我们就开始说话了,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不敢跟他说,就跟怕他一样,总是“嗯、啊”地答应着、应和着。

那个时候简直太单调了,要是搁现在的话,我肯定再好好挑挑。我就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特别幸福,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寻找伴侣,我们那会儿基本上就是老人同意了,我们就得跟着同意,跟着老人的想法走,没有自己决定的权利。我是觉得那个时候的人都挺傻的,就好像是遗传下来的,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爸爸妈妈只要给订了的事情,就好像命令似的,我就得愿意嫁给人家。

在跟我相亲之前,也有人给他介绍过两个对象,但是他都没相中。我后来也问过他为什么没相中,他只是说“看着不行”。我记得我们一起看电影之后,他就经常来找我见面了,基本上只要是他休息的时候就会来找我。慢慢地,我也开始觉得他这个人还可以,有眼力价,挺勤快的,再加上他身体也很健康,本本分分这么一个人,于是我们就在1961年的1月1日结婚了。我们在元旦结婚,从“十一”到元旦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就结婚了,他也就成为了我的先生,特别快。

先生苦不堪言的童年

我先生的命其实还是挺苦的,但他还是相对挺有福气的。他们家是山东省乐陵县③沙河陈庄的,按理说他应该姓李的,但是因为我婆婆带着我先生改嫁,才改姓崔的。

山东省乐陵市

我先生的父亲原来是闯关东的,听我婆婆说他们是哥三个,李春河、李文河还有李增河。我们家老爷子,也就是我先生的父亲是最小的,在他都已经快三十的时候还没娶上媳妇呢,那个时候他大哥、二哥都已经快四十了,也都没结婚呢,因为没钱根本就别想娶媳妇。后来大哥、二哥就齐心先给我们家老爷子找了个媳妇,也就是我婆婆了,后来就生了我先生。

在我先生不到三岁的时候,我们家老爷子就过世了,他的过世还跟一个民间传说有关系,当然了,这些都是听我婆婆讲的。山东人其实是很倔强的,而我们家老爷子也是吃亏在这个倔强的脾气上面了。当时我们老爷子上山去伐木头,山上有一个木头墩,当地人都说那是山神爷的桌子,是不能坐的。但是我们老爷子就很不服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不忿”,他就坐在那个树墩上吃饭,当时还没觉得什么。但是那次伐木之后不久,他就大病了一场,这一病就再也没起来,很快去世了。当时也没有人知道是什么病,就把它归结为得罪山神爷了。

我们家老爷子过世的时候我先生虚岁才三岁,我们家大伯和二大伯就都赞成我婆婆带着家里人去山东。在他们看来,这样孩子什么的都还能有个照顾,但是我婆婆的大姐就不同意这个做法,她跟我婆婆说:“你可不能去山东,你要是去了才是真就受气了呢,你跑那么老远,万一有个什么事儿,身边连个人都没有。要不这样吧,你带着孩子赶紧找个人家嫁了,离开这儿算了。”后来不知道是通过亲属还是谁给我婆婆找了个人家,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崔老爷子,我婆婆带着我先生就改嫁随崔姓了。

其实有时候我总想到山东乐陵县去看看,希望能找到我先生的亲戚,但是肯定都找不到了,那两个大爷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了。

我先生跟着我婆婆改嫁到崔家之后,崔家对他还是挺好的。婆婆后来又给崔家生了六个孩子,其中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过去大家都生这么多,所以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我先生是跟着妈妈改嫁过来的,所以自然是崔家几个孩子里面最大的,尽管他们不是同一个父亲生的,但相处得还挺好,而且我们家崔老爷子没把我先生当外人看待。

之所以我总在说我先生其实挺苦的,是因为他们家真的非常困难。先前的李家还算稍微好一些,可是后来的崔家就不行了,那家更穷,所以到了后来我先生稍微长大一点了就没再去念书,而是去帮着养家了。我先生是十四岁才开始念书的,念了三年他就不念了,跑到吉林干活去了。虽然他只上了三年的学,但是很多东西他都会,因为那些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虽然说我们崔老爷子对我先生还是挺好的,但不是亲生毕竟就不是亲生的,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因为我们家大姨妈对我先生一直都很照顾,所以她就让我先生去上班。后来我听说,他当时上班连中午饭都不带,就是穷到了那个程度,别人吃饭的时候,他就离得远一点,要是有人问他吃没吃饭,他就直接说吃完了。因为之前他学的是车工,所以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是做车工的,再加上他一直都挺要强、挺有上进心的,后来就当了车间主任,并且还入了党,对于他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工人来说,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印象中,我们认识的时候,他已经工作了六七年的时间,我后来还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不找对象?”他就告诉我:“那个时候那么穷,谁会跟我结婚啊?”后来我说:“那你现在呢?怎么想起结婚了?”我还记得他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这不是已经比以前的时候强多了么,所以赶紧结婚。”

步入婚姻殿堂

在还没有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我跟我先生结婚了。我记得结婚的时候是我第二次见他妈妈。在我们两个“十一”见第二次面之后,他就应他妈妈的要求领着我回家去见她了,而我们的婚礼也是在那次见他妈妈之后定下来的。

我们那个时候的订婚跟现在不一样,没有像现在还有互相买礼物一说,当时就是他给我做了一身衣服,还给我买了一双皮鞋,就算是我们订婚了。他们家条件是非常困难的,能给我买双皮鞋再做身衣服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那个时候他们家还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他的弟弟妹妹还都很小。

虽然说我们那会儿根本没有婚礼这么一说,但是结婚证还是得领的,这跟现在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先登记才行。当然了,在登记之前,我们还得先去单位开证明,因为我那个时候没有正经的工作,是在我爸爸那儿打工的,所以只能开临时工的证明。开了证明我们就去登记结婚了,我记得我们登记结婚的时候,连照片都不用交,而且也不用花钱,就是两张小铁框似的纸,上面记录着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之类的东西,就是结婚证了。我到现在还留着呢,权当作是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