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最喜欢的就是看书,愿意上学,当时我考上了吉林市的江北十二中,但是因为家里穷,上不起了,于是爸爸就跟我说:“那个别念了,都这么大了,能干活就干点儿活吧。”我当时就问我爸爸:“你为什么不让我上学?”我爸爸说:“家里这么多人等着吃饭,哪有钱供你上学啊?”我说:“你不供我,为什么供我姑姑啊?”我记得我爸爸当时说:“那是你姑姑,你姑姑是你姑姑,你是你!”我当时心里别提多委屈了,我越想这件事儿心里越是难受,跟爸爸连“你不是我爸爸,咱俩是同志”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其实我当时说完这句话,就已经开始后悔了,真挺对不起爸爸的,不应该那样说的,爸爸也是没有办法,那样说实在是太伤人了。跟爸爸吵架的时候,其实还在跟妈妈吵架,后来妈妈就大声地问我:“秀珍,你吵完了吧?”那一次真的吵得很厉害,直接把爸爸给气哭了,但实际上我就是因为他供姑姑上学,而不让我去上学,心里难受,才跟他们吵架的。
我其实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孩子,打小脑子就特别好使。上学的时候,虽然我没怎么得过一百分,但是我的学习还是挺好的,就是我有的时候很马虎,这儿写错一个地方,那儿落下一个小数之类的。那个时候因为我的马虎,我爸爸也说过我很多次,我还因为这个挨过打。当时我年龄太小了,也没去考虑太多,就觉得姑姑去读书了,我也得去读书。可是家里已经供养不起了,我却没有想到那么多的问题,就一心想着:“凭什么她能上学我就不能上?”
虽然那会儿做了这么不懂事儿的事情,但是爸爸妈妈其实都没有记恨我,也都没跟我计较。
跟爸爸一起承担重任
小学毕业,我就开始参加工作,和爸爸一起承担了养家的责任。爸爸是一名油工,又叫防水工,就是别人盖了一栋楼房,他去给人家做楼顶上的防水处理。那个时候爸爸一个月才挣六十多块钱,他们单位有个第二公司建筑公司,于是1959年,我毕业在家的时候,爸爸就去跟公司的领导说:“让我闺女上这儿干活来吧。”因为他觉得我力气大,就想让我跟他一起干,可是那个时候我才是个十六岁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却已经开始为了生存而奔波了。
因为我的性格像极了男孩子,所以参加工作之后,我也不怎么接触陌生人。除了周日休息一天之外,平常就是早上上班,然后回到家帮妈妈做点儿家务,除了帮妈妈挑水以外,我还经常帮她洗洗这个、擦擦那个的,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工作以后,也就没想着要再去学点别的东西,反正那个时候我接触的环境就是这样的,上班了就得赚钱养家糊口,只要能让一家人不挨饿就行。这不只是我的想法,我周围的孩子也都是这样想的,我上班的那会儿,周围就已经没有同龄的孩子还在上学了,基本上都出去参加工作了。
我记得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是去做苦力的,其实就是给单位抗水泥柱,两个人扛一个。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把我累得够呛,本来就累,而且还吃不饱,于是那段时间我经常哭,觉得委屈。但是也没有办法,还是得继续扛。印象中,那一根水泥柱得有一百多斤,所以我的肩膀上都被弄得是紫黑紫黑的,全都是内伤。我当时大概扛了三四天,就给压得不行了,我们那个时候工作是特别辛苦的,我妈妈每天给我带两个苞米面菜团子,可我还是吃不饱,我一米六几的大个子,却很瘦。最后我爸爸单位的闫厂长就跟爸爸说:“可别让秀珍再干这个了,这孩子太小了,你别看她长大个,但是根本不行,要是这样的话,非得压坏了不可,让她干点儿别的吧。”
苦力
那个工长对我特别好,后来他就给我找了个小水桶,还有一把羊角锤,让我满工地起钉子(就是把已经钉进去的钉子拔出来),起完钉子还得再把那些钉子都给拉直了。我一般都是上午的时间去找钉子、起钉子,然后中午的时候回家吃饭,等到下午的时候就去拉钉子,把起下来的钉子都给拉直,然后再给工人用。起钉子这个工作干了大概两年的时间。这个工作倒是不累,不是什么体力活,但就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被扎伤。
注释:
①筒子楼:又称为兵营式建筑,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这种有着长长的走廊、卫生间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其前身是各个单位的办公室或者是单身职工宿舍。
跟先生初识
结婚、生子是大多数人所向往并一定会经历的过程,“未来的他(她)会是个什么样子?”每个女孩或者男孩都会羞涩而幸福地想象。王正真却在还没有开始想象的时候,已经嫁为人妇,过上了“热闹”的生活,并很快迎接来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女人。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我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人给我介绍对象了。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十七八岁结婚,要是到了十八岁还不结婚,在我们当时就认为是不好了。 我年轻的时候,还真没有人跟我表白过,一个是上学的时候,大家都没多想,另一个是虽然我1959年刚上班的时候工地上都是男人,就我一个女的,但是那些人都跟我爸爸的年龄差不多,我不跟他们往一起凑,所以一直没有人跟我表白。可以说在结婚之前,我就没有谈过恋爱。
那时候我们家邻居有个张大娘,她自己没有孩子,就管别人要了一个男孩。因为我从小就懂事儿,知道帮着家里干活,张大娘就看上我了,想要让我给他们家当儿媳妇。但是当时我没看上他们家儿子,因为那个人有病,用现在的话说,他的那个病好像就是结核①。我们那个年代,孩子都很单纯,于是我就跟她说:“我可不能答应你,他得的那个病是会死人的。”后来这件事儿就算是结束了。
没过多久,张大爷又给我介绍了一个,他说:“我给你找个对象吧,他比你大六岁。虽然大了点,但是找个对象你们家还能少负担点儿。”就这样,张大爷就把那个男的介绍给我了。其实现在想想,我们那会儿真挺苦的,有的家庭,甚至连衣服都穿不上。我都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只有一个裤头,晚上洗完了,第二天不管干没干都还得继续穿。所以为了给家里减轻些负担,女孩子都很早就出嫁了。我们那个时候也没那么多事儿,就是家长说什么是什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我记得是1960年“五一”的时候,张大爷就带着那个男人来见我了,他叫崔常贵。在我印象中,当时他穿着一件蓝格子的衣服,穿了一双大皮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脚特别大,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人的脚怎么这么大啊?这要是做鞋就得一个月,光纳鞋底子就得纳多长时间啊?”其实当时我都没敢看他,一直低着头,我记得当时我就一直看着他衣服的下边,上边我都没敢看。等他走了之后,张大爷就问我:“秀珍,你觉得怎么样?”我说:“我没看他的脸,但是他的脚怎么那么大呢?”他们听了我的话之后,就在那儿一直笑。
张大爷给我介绍完那个人之后,我自己不太同意,不光是因为他的脚太大了,还有他的年龄也太大了,比我大了足足六岁。我奶奶就跟我说:“你找个岁数大的吧,还都能照顾着点儿你,要不你一天到晚跟猴似的,谁管你?”她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我性格不好,跟毛驴、猴子似的那么倔,还上窜下跳的。不过因为那个时候的人都抹不开面儿,所以给我介绍对象这件事儿也就先搁着了,就都没再提。等到同年10月1日的时候,我们才见了第二次面。在第二次见面之前,张大爷跟我爸爸说:“老王啊,看看你闺女相中人家没有,人家可是相中你家闺女了,你们回家好好商量商量去。”虽然我没看见那个人长什么样子,但是我妈妈、奶奶都看见了,都觉得长得还不错,所以决定让我们第二次见面,那个时候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没有太多别的意见,所以也就同意了第二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