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代理人被打倒了,上海人民又一次获得了解放,被压抑了十年之久的革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与“四人帮”有关的人和事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揭发材料和检举信像雪片一样飞进中央工作组的信箱里。找中央工作组揭发问题、反映情况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都要排队拿号约时间。我后来还说,在上海清查与“四人帮”有关的人和事时,是我一生中最忙的时候,有许多人要找我谈话。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上海海关在“文化大革命”中与“四人帮”有关的人与事很快浮出了水面。经过分析研究,我们明确了上海海关与“四人帮”有关的一些人与事是:
一是“小何”,时任上海海关“革命委员会”主任;
二是“小何”带来的“小兄弟”十人;
三是“大老刘”即追查上海拉响悼念周总理“第一笛”的人。
其中的“小何”在“文革”中闹腾得最凶,扰得海关不安宁,群众对他的意见最大。于是,我先找“小何”谈话。在谈话时,我问他什么他说什么,所有问题都坦白交代,还揭发别人的问题,认错态度较好。他还交代他带来的十个人都被安排在海关培养,准备将来当大使。在与“小何”的几次谈话后,他的来龙去脉以及在海关的所作所为都基本交代清楚了,与群众的检举揭发和工作组掌握的情况相一致。我们对“小何”没有逮捕,也没有大会斗争,只是让他继续反省交代问题,揭发别人,在揭批“四人帮”运动中受教育。
所谓十个“大使”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罪证之一。“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为了篡党夺权,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残酷迫害,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四人帮”在这场内乱中,挑选会捣乱的干将作为他们的人才队伍,根据他们篡党夺权的需要进行分门别类,有层次地培养,为他们篡党夺权服务。“小何”带进海关的十个“小兄弟”,就是准备在他们夺权成功后派往国外当大使的。
于是,我找他们十个人都谈过话。他们原来都是工厂里的人,出身比较好。“四人帮”调他们来海关就是让他们学外语,学外事经验,将来准备派他们出国工作的。对这些情况,他们都不隐晦,还觉得光荣。因为他们相信了“四人帮”的花言巧语,却不知道他们企图夺权的阴谋。经过调查,我们觉得这十个人不是坏人,决定让他们从哪来的又回到哪去。 还有就是“大老刘”的问题。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四人帮”严禁全国进行追悼活动。这年3月底到4月初,北京及南京、上海的人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活动,悼念周总理,寄托哀思。当时,上海市也冲破“四人帮”的禁令,船只同时拉响汽笛。这悲切的汽笛声响彻了上海的天空,被称为“第一笛”。它不仅表达了上海人民沉痛悼念周总理的悲情,更是对“四人帮”的抗议和怒吼。“大老刘”就是奉“四人帮”的旨意在海关追查“第一笛”的干将。
我了解到,“大老刘”是一位老干部,找他谈话的时候,我就问他:“是谁布置你任务的?你怎么对周总理一点感情也没有?”
“大老刘”一边交代问题,一边掉眼泪,他说:“我错了,我是执行命令。上边布置的不准悼念周总理,我就去压制;可是压制不住,上海拉笛追悼,这下子不得了,当时上海的领导就害怕了,大发脾气,让我一定要查清。就这样查来查去,线索就集中到了海关……”他坦白得比较好,他的发言成了揭批“四人帮”典型发言。
进驻上海海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查,上海海关与“四人帮”有关的人和事都被查清了。造反派头子“小何”从上海海关“革委会”主任的领导岗位上撤了下来。
当时我除了直接负责领导上海海关“清查”工作以外,还参加中央工作组组织的上海市的活动,还参加过在上海举行的批判马天水大会。那次批判会开得很成功,为进一步在全市开展批判“四人帮”树立了榜样。会后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参加完会走出会场,不料工作组的车已开走了,我不得已在路上拦住了一辆小面包车,自我介绍,亮明身份,说明意图。司机听了后高兴地说:“请上车,我送你去上海大厦开紧急会议,放心,不会误事。”车平稳启动了,不一会就顺利抵达。我走下车向司机道谢,并问司机的姓名和单位。没想到那司机满脸微笑地说:“我叫大上海!”说完一摆手就把车开走了。
“大上海”的言行深深感动了我,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上海真不愧是一个有觉悟,懂礼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东方明珠”。
经过一冬天的“清查”,1977年春节前,外贸部派出的五人顺利完成了任务,载誉而归。由于我们工作出色,回到部里后我们几个同志都被提拔,我也由处长提升为副局长。
初到新疆,了解情况
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形势迅猛发展。为适应新形势,1980年初外贸部海关局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由国务院直属。作为原海关局副局长的我被任命为海关总署副署长。
宿世芳被任命为海关总署副署长的任命书
1980年8月初,我和陈寿贤来到新疆了解有关海关干部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在乌鲁木齐海关副关长克里木(维族)同志和喀什海关刘英同志陪同下,我们向冰山脚下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进发。
辽阔的大地上,吉普车飞速奔驰,克里木同志在车上向我们介绍了左宗棠救新疆的故事:1876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去新疆督办军务。根据新疆的政治和地理特点,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他率领大军,连战连捷,只用了两年时间,彻底粉碎了英、俄企图分裂、吞并中国西北领土的阴谋,使新疆重回到祖国怀抱,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我听着这个故事,心里肃然起敬,不由得想,当初若是清帝听了李鸿章反对出兵新疆的意见,那我们还怎么能有今天的新疆之行呢?克里木还给我们介绍了新疆的民族构成、风俗人情等。他说,好客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一点,果然名不虚传。我们一来到塔什库尔干就受到了县委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一位塔吉克族的长老和我们见面,表示欢迎。8月3日,有一对塔吉克族的青年男女要举行婚礼,县里还特地邀请我们这几个北京来客去参加他们的婚庆。我们不顾一路舟车劳顿,欣然答应参加。
因为有来自北京的客人参加婚礼,场面显得更加喜庆热闹。我们这几个外来客共同感受和分享着塔吉克族青年男女结婚的喜悦,并祝福他们婚姻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