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水滴--温家琦回忆录 第14节

点击:

1965年—1970年,在三院三部:

(1)参加“鹰击-1号”、“海鹰-2号”、“海鹰-3号”动力系统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

(2)为“海鹰-3号”、“鹰击-1号”设计柱塞式减压器,写出技术文件,参加试生产,处理技术问题。

(3)为“海鹰-3号”、“鹰击-1号”动力系统设计选择自动器及其他附件。

1972年—1976年,在三院三部:

(1)参加“鹰击-1号”动力系统方案论证、自行设计、生产全过程,编写技术文件,参加飞行打靶试验及产品定型工作。

(2)参加“鹰击-1号”自然增应系统的研制,单向活门设计计算、生产试验并编写技术文件。

(3)参加“海鹰-1”电炸管解剖、测绘分析和新电炸活门的设计、生产、试验。

(4)为“鹰击-1号”改型设计进行调研并提出改型报告。

1976年—1981年,在三院三部:

(1)参加“鹰击-6号”动力系统的改型设计。

(2)参加“鹰击-6号”应急放射系统的方案论证,参加应急放射活门的设计试验及定型工作。

(3)为“鹰击-6号”应急放射系统选定单向活门并进行系统联试。

(4)为“鹰击-6号”液压随动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系统设计及附件设计。

(5)参加鲑鱼导弹设计、生产、维护使用资料的翻译工作,并写出几种型号动力系统及其附件的对比分析报告。

工作期间,我与战友共同承担的课题“鹰击-1号自然增压系统”获航天部技术成果三等奖;“鹰击-6号氧化剂空中放泄系统”获航天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还写出Ⅱ级航天部科技报告(这是入航天部档案保存的资料)一份:《解决金属膜片式减压器共鸣问题的技术途径》。Ⅲ级报告两份:《YJ-6(鹰击六号)导弹红外导引头液压随动系统,减压器研制及改型试验报告》、《YJ-1(鹰击一号)导弹动力系统炸活门研制报告》。

此外还撰写了研制报告17份、试验分析报告14份、技术文件8份,翻译专业参考资料6本约20万字。

总之,我在一院四部和三院三部工作的20年中,所参加研制的型号有:“海鹰-2号”、“海鹰-3号”、“鹰击-1号”和“鹰击-6号”。这些型号均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定型装备部队,有的型号还出口创收,为国增光,这无疑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和安慰。

从事航天情报管理

1965年至1981年,我是在三院三部度过的。由于单位离家太远(单程近3个小时),故1981年调到航天部情报所,即部属707所工作。

最初我在一室搞情报课题研究,后调所科技处负责教育管理,1982年开始专门负责情报交流。

A.航天情报网的完善

情报网是交流、沟通信息,分享资源,促进协作的横向综合体,也是我所对外联系的窗口。由于部领导及所领导的重视,在大家的热情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我经手之前,情报网已经建成。我接管后,根据宋健部长的指示:“情报网应按专业逐步都组织起来。”我们在6个专业网的基础上又新建了8个网,使成员单位由240个猛增至679个(其中76个为大专院校),并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形成庞大的科技信息网络。许多大专院校的老师、教授被我们聘为网络技术顾问。他们对工作都非常积极,认真负责。

截至1985年,我们共建立了下列专业情报网:

第1情报网制导与引信

第2情报网导弹总体

第3情报网动力装置(即发动机及其系统)

第4情报网自动驾驶仪

第5情报网地面设备

第6情报网雷达

第7情报网低温技术

第8情报网强度与环境

第9情报网光电技术

第10情报网空间环境工程

第11情报网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第12情报网航天材料及其应用

第13情报网航天工艺

第14情报网航天测绘

在情报网的管理工作中,我的任务是根据部里的长远规划和所里的年度情报计划,负责协调各网工作,协助制订各网年度活动计划,报预算,向各网调拨活动经费并逐一落实。

B.网的活动成果

(1)《世界导弹大全》问世

这部210万字的大部头专业书最早由航天部第二情报网,即导弹总体网于1979年开始酝酿编写,过程中由于经费等原因搁浅了。我接管情报网后,觉得这个选题非常重要,于是下决心四处走访,向有关领导和专家说明情况,最后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不仅调拨了经费,还获得了许多老专家的慷慨相助。如中国火箭专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梁守槃被聘为本书编审委员会主任,亲自坐阵;中国中远程火箭总设计师、火箭专家庄逢甘被聘为副主任亲临指导。

为了题写书名,我们通过关系找到了张爱萍上将。当我们说明来意后,他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很快写好让秘书送来。为了找到合适的出版社,我四处奔波。最后在老伴维韬的帮助下,确定在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因为他们不仅确保质量,且价格相对便宜。

就这样,在导弹总体网25个成员单位及兄弟网近110名科技情报人员、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下,历时两年的时间,《世界导弹大全》这部书终于在1987年问世。

这部书收入了正在研制、服役和部分有技术特色的退役导弹型号共463种。全书共分7个部分:弹道导弹部分、巡航导弹部分、面对空导弹部分、空对空导弹部分、空对地导弹部分、反舰导弹部分和反坦克导弹部分。

中国卫星通信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火箭专家、中科院学部委员任新民为本书作序。他在序言的最后写道:“《大全》收集的各国导弹,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反映了世界各国导弹的概貌和主要性能。它不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部队指战员、有关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书,而且这项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里的空白,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图书。”

部领导对我们情报网组织编写这部书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也因此受到了部里的嘉奖。

(2)《空间试验设备手册》

第10情报网,即空间环境工程网于1985年通过全网21个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编写出了极具实用价值的《空间试验设备手册》,这一成果也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3)《国产材料低温性能数据汇编》

第7情报网,即低温技术网于1985年编辑出版了《国产材料低温性能数据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