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水滴--温家琦回忆录 第24节

点击:

酗酒是俄罗斯恶性犯罪增加的原因之一。这个中心提供的材料说,80%的凶杀案是在酒后不清醒状态下发生的。酗酒也是导致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目前俄国人平均寿命不足60岁,可见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感到很沉重。

过了梁赞,天气渐凉,21时30分到达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改称“叶卡捷琳堡”),下车透风时感到寒气袭人。我心想,怎么又迎来了一个迟迟不去的“晚冬”!

又过了一宿,即4月11日晨6时50分,到达伊希姆站,离开车时间还早,当地老百姓都端着篮子提着桶在下面叫卖:土豆5卢布1大包、鸡蛋4卢布10个、广柑25卢布1千克、葡萄酒20卢布1瓶。这儿的东西比我们经过的克拉斯诺乌弗莫尔站的东西要贵。那里10个鸡蛋只要2.4卢布。列车员告诉我,前面经过的是高尔基专区,而这里已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专区了。我心想,专区不同差价就这么大呀!

俄罗斯铁路的火车列车员基本上都是女性,我所在“高包”车厢的列车员名叫瓦西娅,是一位近50岁的中年妇女,长得膀大腰圆,很结实,很有劲儿。她红红的脸膛,棕黄色短发,灰褐色的眼睛,干活麻利,为人和善。我和她很谈得来,一路上她给我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当火车通过白桦林时,她告诉我,每年的4月末、5月初,可从白桦树的树干上提取“饮料”。这个话题引起我很大的兴趣。

她说:“到了这个季节,人们会三两成群地到树林中去,在树干上割开一个口,像橡胶树一样,会有白色的树汁向外流淌。这种树汁作为饮料非常有营养,一棵粗树干,一上午就可流出3升的汁液。而树上黑包所出的浓液更有营养,可冲水喝。还有,你注意到没有,不少白桦树旁长有松树,人们称之为情侣树……”讲到这,我睁大眼睛向窗外看,虽然车的速度不慢,还是看到挺拔高大的白桦树旁确实有不少松树相伴,真是神了。没想到关于白桦树会有这么多故事。

我真的很感激这位热情的俄罗斯妇女,她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为了表达心意,我将随身带的珍珠项链赠她留念。我们共进午餐,还向她介绍了中国的一些情况。她说很向往中国,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去一趟。我鼓励她并欢迎她到中国去,让她到北京找我,还给她留了电话。

就这样,一路颠簸,我于4月12日上午11时(莫斯科时间为上午7时)抵达巴尔诺尔。

建起第一个合资厂

抵达巴尔诺尔后,中俄方代表早已派车在站台等候,见面立刻将我接到驻地。

巴尔诺尔是阿尔泰专区的首府,是个较富饶的地区,工商业都很发达,这里有多所大学,有电影院、木偶剧院、歌舞剧院,可说是一座文化素质较高的现代化城市。

中国派来参加建厂的人员共20人,分两批先后来到这里,住进了原技工学校的宿舍。这是一所三层灰白色小楼,现改成对外的招待所,我们全体人员被安排在三层,食堂在一层。这里的管理比较正规,每层都有工作人员值班。我们那层由两位50岁出头的中年妇女玛莎和薇拉轮流值班。

在巴尔诺尔度过的日日夜夜

我被安排在三楼左侧窗户临街的一间标准房里,与翻译王女士同住。就这样,我算在西伯利亚安家落户了,因为在这里将要住2~3个月。

第二天马上投入工作。我们一行8人乘上一辆老式公交车。由于往郊区开,路面不平,摇来晃去地走了40多分钟才到达目的地。

这是市郊一处偏僻的角落,厂址是原灌溉管道修配厂。厂房很大,稀稀落落地安放着几台通用机床。由国内发来的穿胆机、缝纫机、调直机等设备都已到货,堆放在厂房里等待调试安装。

这次办合资企业是中俄双方的第一次合作,两方都很有诚意,俄方配齐了全套人马。

合资公司有总经理阿龙、厂长伊万、车间主任阿纳托里、工程师维佳,3名厂部工作人员(打字员丹尼娅、绘图员娜嘉、助理员娜塔沙)及25名工人,中方由陈经理带队,队员有谢工程师、主管部门负责人诸一臣、王维,各工种的高级技师桂德喜、高波、杨春富、李苏华、史力等,还有炊事员安师傅、司机再加上王翻译和我共20人,可谓队伍庞大。

一周后,设备全部到齐,大多数需调试的设备已调试安装完毕。各工种开始分别带徒弟。协议中规定,中方技师务必在两个月内带出2~3名俄国徒弟,教会他们本工种的操作规范、要领,逐步达到熟练工的水平。业务全面铺开,我和王翻译马不停蹄地忙碌在各工种的机器旁。师傅们边讲边示范,我俩则帮助翻译讲解。就这样,中俄合作生产高档床垫的工厂就算初步建成,开始运转了。

在巴尔诺尔过节

俄罗斯的节假日很多,尤其是1月、5月和12月。我在巴尔诺尔待的两个月就赶上了3个盛大的节日。

4月26日是基督教的复活节。厂部助理娜塔沙告诉我,按俄国的习俗,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天为复活节。从这一天起,接连吃素一周,不生火,祭祀祖先。教堂里要举行弥撒,场面非常隆重壮观。我心想,怪不得一大早我就看到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向教堂方向走去。我匆忙赶到那里,可惜太晚了,人们已经散去,只有少数人还在那里跪拜、祈祷。

5月1日,这是我在俄罗斯过的第二个五一节了。去年在莫斯科过节时,那里刚开始有春天的气息,而若在北京早已春风满园,花红柳绿了。巴尔诺尔的春天姗姗来迟,许多树木还光秃秃的,到底是西伯利亚地区,早晚很凉,冬天不愿退去。

节假日宿舍楼需要留值班人员,我自告奋勇留下了,让年轻人去玩吧!招待所更不能没人,除大门口值勤的,楼内还要留人。那天正好负责三层的玛莎留下来与我做伴。玛莎是个好人,勤劳善良,对待我们中国朋友更是热情友好。她年轻时候是纺织厂的工人,能歌善舞,十分活跃,长得也不错,到现在还有几分姿色,虽不着意打扮,却也不俗气。由于她性格开朗,乐于交往,与我们相处得都很好。这回有了时间,我们就攀谈起来。

她告诉我,她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都有工作,丈夫是厂里的技师。在交谈中,我看到她幸福、自豪地讲着孩子们有出息,对老人的孝顺,丈夫对她好,很心疼她……我心想,这是一个多么美满而幸福的家庭啊!

我问她:“听别人说你年轻时能歌善舞,现在还常唱歌跳舞吗?”

说到这,她兴致起来了,说:“怎么不呢,有机会或朋友集会时我们就一同玩,尽情地欢乐。”说着她哼起了《山楂树》,恰好这支歌我也会唱,就随声附和起来。

她见我会唱俄文歌,真是高兴极了,于是我俩一同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列宁山》、《遥远的地方》、《我的莫斯科》、《小路》……在无人的三层楼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尽情地放声高歌,共同度过了这段美好时光。

晚上,俄方总经理请大家到巴尔诺尔最大的歌舞剧院观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有人认为这个地区歌舞团演这么大的剧目,不可能演出什么名堂而不愿前往。

帷幕拉开,随着剧情的深入,一幕幕精彩的表演让人们惊呆了:无论是主要演员还是配角,那一举手、一投足,那些最难的芭蕾动作都处处到位,场场精彩,那音乐的旋律,那艳丽的服装,都达到了最高标准。我在莫斯科不止一次看到过这个剧目,眼前这场表演与莫斯科大剧院的演出真是看不出有多大差别。观众不断以热烈的掌声对舞蹈演员和乐队演奏的高水平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