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军旅长歌,战鹰翱翔--共和国的飞行员王新国 第7节

点击:

除了这些常规的播放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随时准备发布命令,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一来了,半夜就得放,那要是耽误了可不得了。政治任务,全程广播,军队要游行,部队要庆祝,全套做完了再回去睡觉。

由于这些播放的任务,我的作息时间跟其他战士就不一样了,我就睡在广播室里,每天要起得更早,不用参加常规的训练,值班就是我的主要任务。

那时候没有半导体收音机,各个班都有小喇叭,战士们主要靠这个小喇叭收听新闻。在我们营房的中间有4个25瓦的高音喇叭,早上靠这个起床,中午靠这个吃饭,晚上靠这个熄灯。广播室里一共有三台机器,两米高,每次播放之前都要先预热半个小时,它控制整个广播网。那些设备也不像现在的电子元件,要是坏了的话都没有地方配这些元件,所以我们都很爱惜、很珍惜,每天都要用心擦拭,还用橡皮鼓风机,都是手动的,两个手一起使劲,吹出里面的灰。

有时候连里的喇叭坏了,他们打个电话来,我都会去修,所以他们都很欢迎我。修完之后不让走,一定要留下来吃饭,基本上我属于走到哪吃到哪,哪个连队我都吃过。

突发事件

38军是由沈阳军区调来的部队,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部队难免也会受到影响,当时那种特殊的形势,造成了非常多的“民间武斗”,我在广播站期间就曾经历过一次突发事件。

当时在保定地区有两个兵种,受上级领导的指示,分别支持两派。河北“武斗”是打得很厉害的,都动枪动炮的,甚至我们到部队以后,第一次听见枪响炮响,都不是我们部队自己打的,而是地方“武斗”的枪声跟炮声。

在我担任广播电影放映员期间,就曾经历过一次惊心动魄的事件,现在这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件了。1969年的5月份发生在河北固城,群众抢部队营房,他们在“武斗”最凶的时候来抢枪。当时我们部队执行的是中央军委的“五不政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动气、不开枪、制止“武斗”不带枪。

那天夜里半夜两点钟,我们的营房驻地遭到了上千名群众的冲击,因为那时部队都已经休息了,只有几个站岗放哨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报警,一千多名群众就冲进营房抢枪来了。 情况很紧急,政治处接到报警后,已经来不及通知部队了。因为我的上级就是政治处,他们就直接给我打了电话说:“小王,我是政治处的,我们叫8号首长。正式通知你,马上吹紧急集合号。”

在部队待过的都知道,只要紧急集合号一响,那就是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件。接到命令我就赶紧打开机器,迅速地放了紧急集合号。各营各连听到紧急集合号以后,马上紧急集合,迅速地保卫自己的营房。先要保卫我们的军火库,防止军火被抢,同时把冲进我们营房的上千“造反派”围了起来。这时部队领导把“造反派”的头儿带到我们广播站,让“造反派”的头儿广播,把他们的群众集合在操场上。

当时有一些营房已经被砸了,但是紧急集合号拉响得比较及时,部队反应非常迅速,避免了枪支、弹药被群众抢走。如果枪支、弹药被抢的话,可能会又酝酿成一次更大规模的“武斗”,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为在这次突发事件中的良好表现,部队给了我一个嘉奖,政治处领导也表扬了我。

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在突发事件中的突出表现,时隔不久,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入党很严很难,我们陆军一个班6个人里才有1个党员。

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为党奉献一切;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愿为人民热心服务;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为祖国奉献一切。

直到现在,我仍旧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2011年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写下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党的感情。

党啊,你使今天更精彩!

你用理想构筑明天,

你用改革开放温暖心田,

你用无私传递真爱,

你用党员的行动,

做造福社会的纽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你永远不变的情怀。

党啊,你使今天更精彩!

七千万党员的奉献,

铸就了建党九十周年的风采。

你用坚强的臂膀,

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民族的尊严;

你用慈母般的关怀,

温暖着普天下中华儿女的情怀。

你用心爱扶贫解困,

你用一切抗震救灾,

你用心演奏着改革开放的交响曲,

你用十二五规划编织着未来。

无论何时何地,

您永远是儿女心中最圣洁的母亲。

我愿跟随您,

从希望走向希望,

从现在走向未来。

1969年,毛主席下达命令,要从陆军中选拔空军,我有幸被选上成为了空军中的一员,从此离开了38军,走上飞行员的道路。当时我们师一共选上19人,临走时全师开欢送大会,大家都是恋恋不舍的,师长敬我们每人一杯酒。我作为我们这19人的代表在欢送大会上发表讲话,至今我依然记得当时的演讲,我说:“19颗红心,永远向着毛主席,永远向着38军!”

感恩的心

我在38军仅仅生活了一年,但是38军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对它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刻的。是38军把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兵,让我从稚嫩走向成熟,从青涩走向沉稳。

38军是一个大熔炉,把所有的战士和军官熔在一起,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磨练我们的意志。从38军的老兵身上,我学到了他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也继承了许多优良传统。

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铁打的兵心不变的军魂,一朝当兵入伍,一生军心不改,一颗兵心扎军营”,生命中这段当兵的经历,是我最大的财富和一生的骄傲,而在38军的这段生活,也是我部队生活中一段非常珍贵的回忆。

对当过兵的人来说,八一建军节就如同母亲的生日一般重要,每到八一建军节,相信每个经历过部队生活的战友,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这个节日。我总会翻出一些记录着部队生活的相册,回忆下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那些同甘共苦的战友。

看着那一张张曾经朝气蓬勃的、充满激情的面孔,一条条熟悉的小路,一个个熟悉的场景,我就会想起这些照片后面的一个个故事,是这些故事串起了我们青春的脚印。

成为一名飞行员

小时候,听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心中就萌生一个梦想,有一天,生出一双翅膀,飞上天去看一看,天宫是什么模样,欣赏一下七仙女的舞蹈,再会一会嫦娥、织女、玉兔、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