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军旅长歌,战鹰翱翔--共和国的飞行员王新国 第8节

点击:

——《以前》

我当上了飞行员,驾驶战鹰,银翼载我升空飞翔。白天我翱翔在祖国的蓝天,时行千里,巡航边疆。夜晚,我陪伴在浩渺的夜空,北斗星为我导航。祖国的夜空啊,宁静安详,我为祖国放哨站岗,和平的使命扛在肩上,一旦侵略者来犯,等待他的将是覆灭的下场。

——《以后》

1969年,我来到了空军第四学院,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开始了我近20年的飞行生涯,飞行训练虽然艰苦,但是我们为了保家卫国流血流汗,飞行带给我的荣誉感与自信让这些困难都那么的不值得一提。 

1969年,王新国航校时期留影

1969年,毛主席下达命令,从陆军中选拔空军,师里非常重视,凡是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兵都要去参加体检,我们团当时派出6辆汽车送战士去参加体检,真是人数众多。

这次的体检是非常严格的,比陆军的体检复杂多了。比如查视力,我们一般查视力都是看那种方块的,指出哪里有缺口,飞行员测视力是看圆圈的,指出哪里有缺口,要比方块的难一些。还要进行转椅的体检,我们都低着头坐在转椅上,闭上眼睛,医生转这个转椅,他一停,我们就站起来,测反应,看眼睛的反应,看晕不晕,然后让我们指东南西北,很多人在这关就被刷下去了。

当时去了几百个人,体检过关的是40个,再经过政审,我们335团只剩下5个人合格,整个38军112师只有19个人合格。

当时我们到的是河北石家庄空军第四航校,现在叫第四飞行学院,在河北藁城,距离石家庄很近。因为这里是我飞向蓝天的地方,我对这里也有着很特殊的感情。我用一首诗《藁城机场的草地》记录下了我对藁城机场的感情。

藁城机场的草地,

绿油油方圆两平方公里。

初教六在这里起飞,

我的汗水融在草丛里。

清晨太阳刚刚露头,

彩霞无比的绚丽。

螺旋桨吹吻着露珠,

小草微笑着致意。

初教六昂起骄傲的头,

载着雏鹰腾空而起。

机轮滚压的草印,

记录了着陆的痕迹。

我爱机场的草地,

这里是我飞向空中的处女地。

我爱培养我的航校,

这里是培育我驾驶战斗机的初起。

到了这儿之后,发现空军的训练和陆军的训练太不一样了。首先部队的性质不一样,38军是一种火热的野战军生活,是部队正规军的生活,而空军军事飞行学院,则是一种类似院校式的生活,是军事化的战斗部队式的院校生活。比如说,在陆军的时候,用饭盆吃饭,吃饭前先唱歌,不唱歌不能吃饭。到空军以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很静,吃饭之前是不唱歌的,吃饭的时候也不许说话。其次就是待遇上的差距也很大,陆军的伙食跟空军根本没法比,在陆军的时候,我们的标准是四角三分五,就早晨一个菜,晚上一个菜,根本没有两个菜以上的时候,而且只在中午的时候提供细粮,晚饭都是粗粮窝窝头。空军飞行员每天伙食费是两元五角,那阵子的两元五角就是相当可以的了,单说早饭,就有牛奶、面包、咖啡、面条,光是鸡蛋就有好几种,有茶鸡蛋、煮鸡蛋、煎鸡蛋。吃什么就拿什么,都是做好了的,端到你的面前来,要的话就把这个端过来,不要的话人家就走了,实行的是送餐制。飞行员专用巧克力隔两天发一次,每周发一盒罐头。

学员队训练

成为飞行学员,我们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务学习的两部分训练,为了更加熟练精准掌握飞行技术,所有的学员都拼尽了全力,地面苦练,为的是空中精飞……

到了航校以后,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补习文化课。空军的训练不是马上就可以开始的,需要有个起步,首先就是理论知识的提高,我们这些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夹生”的初中生,当时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我们在这里进行了文化课的补习。

最基础的是航空物理,作为飞行员,首先应该知道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是靠空气动力,空气流过机翼以后,产生上下压力差,是压力差产生的升力让飞机飞上天去的。初教机是靠螺旋桨发动,战斗机是靠涡轮发动机发动,需要一些基础的理论,牛顿的三定律,这些都忘了,都需要重新学习的。

还要学习航空气象,学会如何判断天气。天有不测风云,作为飞行员必须要了解哪些云飞机是可以去飞行的,哪些云飞机是不可以进去飞行的,积雨云进去就可能机毁人亡,淡积云进去就正常训练,这些没学过的知识我们都要学习。

还有一个领航学,就是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受到风的影响它会偏离航向,这时候就需要飞行员计算了,这样我们还得学数学,所有科目最后都是要通过考试来决定是否合格。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还要进行体能训练。作为歼击机的飞行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晕眩,就要经过适应性的训练。我们当时的训练器械也比较少,主要是利用旋梯进行训练的。这种旋梯其实有点儿像摩天轮,但它只是一根长条,人站在上面像荡秋千一样,但不像荡秋千那样来来回回的荡,是要把它旋转起来,360°的旋转,这样的旋梯在高速旋转之下,就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这种环境与空中很类似。

这个旋梯的训练是一定要适应的,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训练。之后还有滚轮的训练,这个是训练平衡的。滚轮是固定的,人在滚轮里侧着转,之前的旋梯是训练正着转,这个滚轮是训练侧着转的。

还有一个关于平衡的训练是地面旋转,要捏鼻扽耳,在地上旋转,如果捏鼻子的话就不用扽耳朵,扽耳朵的话就不用捏鼻子,主要还是用扽耳朵的方式的比较多,左手扽右手边的耳朵,右手扽左手边的耳朵,然后另一只手指着地,原地打转。打50个的,打100个的,有的人打完之后“啪”地就晕倒了。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晕,倒得横七竖八的,甚至吃不下去饭,喝水都要吐的,但是都坚持咬着牙挺过去了,那时候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们要“为毛主席而飞”。训练期间,除了学院规定的训练时间和次数,我们经常一直打转打到天黑,大家互相打气使劲,一个人练习,大家给数“1、2、3、4……”后来都能打150个。慢慢适应了之后,不仅不会吐了,打完转还能指出方向呢。

然后是在地面上练习开飞机的步骤,要画一个模拟的机场航线图,拿着根驾驶杆,再拿个小飞机,比划着怎么走、怎么转弯,所有动作、整个过程都要倒背如流。

还要进行地面考试,学员坐在座舱里,用黑布蒙着眼睛,老师说速度表,我们就要马上指出速度表的位置,他说170公里,就要指出170公里的大概刻度在哪,指错了就让打开眼罩,让你看看。每个表的性能、刻度都要背下来。一定要熟练,空中是带着压力的,特别是进行特技飞行的时候,身上带着4个载荷因数,就是相当于4个自身的重量压在身上,地面训练指数100,到空中就只能运用70。而且压力也是压着眼睛的,所以这个训练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