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美满的小儿子
我的小儿子是个残疾人,我一直都担心他的婚姻问题,没想到他自强不息,既学到了广博的知识,又收获了甜美的爱情。我小儿媳妇也是一个高贵典雅、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我没有想到条件这么好的她,可以毅然决然地跟我儿子在一起。这两个人真的是因为爱情才走到一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婚姻炽烈而长久!
小儿媳妇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藏语系当老师,2010年她又拿到了博士文凭。她学习的时候成绩很优秀,现在也是教书育人的一把好手,我很欣赏她身上的文化气息。我的小儿媳妇是青海藏族,但是她的汉语说得比我们都标准,从语音上根本就听不出来。不管从哪方面看,小儿媳妇都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她值得任何一个比我儿子还优秀的男人喜欢。可是,她却选择了我儿子,他们的恋爱故事颇有些曲折。
2005年10月11日重阳节,于素食府叙香斋欢聚
(右起:小儿子葛小冲、欧阳莉莉、小儿媳妇岗措)
那时我小儿子和她在一个单位里,俩人也经常见面。有时候两个人还一块学习英语,这样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多了。我儿子曾经在北大学过英语,英语水平比她稍微好一点。但是人家都是大学生,我儿子还不是大学生,他是自学的大学课程。他们时常一块吃点小吃、涮羊肉,这样接触的机会就多了。再说,我儿子的性格热情大方,人家都挺喜欢他的,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两个人就有点好感了,慢慢地就交往起来了。
随着他们交往的深入,当真正谈到婚恋的时候,不得不谈到双方家长的问题。女方的家长都知道我儿子各方面的条件还不错,长得也很好,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残疾人,所以不太支持这桩婚姻。我们很能够理解对方家长的心情,有句话说:“就算是三脚鼎立,全是金的,但总还缺一个腿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此,我们还专门找过她谈话说:“你的父母都在西藏,血压也高,我们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到老人的健康,你们做朋友好吗?”当时小儿媳妇就很坚决。我们越阻止,他们之间的感情就越深,因为《婚姻法》规定支持自由恋爱,他们就理直气壮地结合了。在这之前,我们也会经常请小儿媳妇到家里做客,因为她的父母都在西藏,我们也想照顾一下她。我小儿子和她的感情已经发展得比较好了,我们也像接待我儿子的同事或朋友似的接待她,给她创造一个轻松融洽的氛围。这样一来,她对我们的家庭环境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感情很好,凡事都一起商量,看不出他们有争吵的时候,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因为真挚的爱情才走到一起的!
1988年,藏历年时在小儿子家中合影
(前左起:小儿媳岗措、葛敏、孙女葛熹白玛;后排:葛小冲、欧阳莉莉)
小儿子的婚礼很简单,没有在外面摆宴席,都是由街坊邻居帮忙做了很多好吃的,饭菜以牛羊肉为主,颇具藏族风格。当时小儿子结婚时还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专门给他们买了一个沙发床,作为结婚用的。我们请的都是他们单位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与我们团的朋友们,那天蒋大为还来为他们助兴唱了一首歌。由于小儿媳妇的父母都在西藏,所以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后来,她父亲有病,到北京来过一次,见到了我的小儿子,也跟我们详细地谈了一下,觉得我们还不错,也挺满意的。她父亲就跟我们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们,就放心了!”这桩婚姻也算是比较圆满,终于得到了她父母的认可。
我小儿子的女儿叫葛熹白玛,这是个藏族的名字,因为我小儿媳妇是藏族人,我的孙女也是藏族的身份。葛熹白玛,藏语的意思就是“智慧的莲花”,“葛熹”是“智慧”的意思;“白玛”是“莲花”的意思。再加上我们又刚好姓葛,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名字还比较好。我小儿子他们也是想了很久,才取了这么一个名字。这个女儿是他们俩爱情的结晶,两个人很高兴能够拥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因为藏族人的名字大都是四个字,没有一直延续下来的姓,很多人都让喇嘛取名字,所以重名的情况很多。孙女从两岁开始,就被他父母多次带往拉萨,外公外婆都很喜欢她。2011年她刚从日本东京的早稻田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耳濡目染的教育
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我们并没有时间给予专门的督导。两个儿子主要是在学校接受文化知识的,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也没办法很好地辅导他们的学业。但是,在做人上对他们的教育,我觉得还是主要靠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
我爱人是个老党员,对工作一向都很认真。如果他发现孩子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马上指正。我记得哥俩小时候比较淘气,哥哥带着弟弟躲在一个屋子里偷偷抽烟,那时他们还很小。如果我们进去了,他们就赶快把烟藏起来,所以我们一开始都不知道。后来,被我们发现了,我爱人非常生气,要在家里开“批斗大会”。那时还在“文革”中,我爱人就拿出一本《毛主席语录》,要“斗私批修”。先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怎么怎么样”,然后再指着他们:“你们说,必须得坦白,到底怎么回事儿?”每当发生他们不学好的情况时,我爱人就经常主持这样的家庭会议。
我的态度比我爱人要缓和一点,如果感觉有些不好的事情,该提醒的就提醒,该批评的就批评。我总是扮演“慈母”的角色,并不是我不管孩子,只是夫妻两人,总得有松有紧,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严厉教育批评他们的时候,但我们的家庭还是很和睦,很友好的。儿子和孙女们小的时候,都愿意跟着我,我教他们跳舞,他们就跟在我身后转来转去的。
我们的家经常举行家庭聚会,春节肯定是在我们家过,说实话这也是让我们骄傲的一点。另外,由于孩子们住的都比较近,所以我们每个礼拜差不多都要聚会。我爱人离休后是做饭的助手,我是掌勺的,我们老两口相互配合,做出来的菜味道还挺不错的。我也与时俱进学会了做西餐,像做个沙拉,炸个猪排之类的都不在话下。有时候我比较忙时,就把需要的材料写在一个小条上,我爱人负责给我准备好。这种形式的聚会,让我和老伴体会到儿孙绕膝的快乐,也排解了我们晚年生活的寂寞。后来,由于大家都不愿意洗碗,我们也经常到外面去吃。
相守四十年
我和爱人从1952年开始,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搞创作,我负责演出,我们的生活也算是琴瑟和谐。我们一起到边疆演出,一起到西藏工作,一起经历西藏平叛,一起度过“文革”,那么多漫长而艰苦的日子我们都一起走过来了。我们为了祖国的文艺事业,为了我们这个小家的幸福而不断努力。婚后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成为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3年,欧阳莉莉的爱人葛敏(中)和两个孙女的合影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爱人在去世前几年的时候,身体状况就越来越差。记得在他去世前七年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嘴巴突然就歪了,到医院里针灸了一次就好了,我们都没把这当成病。其实,那时候他的症状已经属于脑血栓的范围了。后来,我爱人又病了,但不是很严重,他自己去看病也可以,但是这次生病一直没有完全康复。等到去世的前一年时,他病得就比较严重了,我们就请了一个阿姨照顾他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