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被丢失的岁月--王庆瑞回忆录 第18节

点击:

我家东侧有个小凉房,原来是做马棚的,后来前面加了个门成了凉房。它需要拆了重盖才能住人,于是我们在这年暑假就开始盖房了。

你还别说我们这帮同学,当年为了生活干什么的都有。有做过泥瓦工的,有当过木匠的,大家都来帮忙啦。

有个同学是负责脱土坯的,他家住在坡上,每天担水、和泥、脱坯子,好在天热,两三天坯子就能一车车地拉回来。后来准备好了椽棂,又去拉回了几车胶泥和麦秸,这样材料就基本准备齐啦。

封顶这天(当地人叫“压苫”)热闹非凡。只见同学老郭坐在高处指挥着,他耳朵上别着铅笔,嘴角叼着烟,手臂不停地指挥着。

门窗椽棂固定好,顶上铺上柳树枝等就要用泥巴封顶了。地下和了一大堆泥,几个同学撸起裤腿,光着脚在里面踩来踩去,让麦秸与泥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老郭一声令下,地上的同学用铁锹往顶上开扔了,铲上重重的一锹泥,要扔上一丈多高的屋顶上,真需要点力气啊。

把扔到屋顶上的泥抹平、抹均匀,再把房子侧面和门窗这面的墙体都抹平,房子就算盖好拉!

屋内盘起了炕,地下放着两个用砖头支起的木箱,巧手的妻子用自己的刺绣作品盖在上面,嗬!看上去还真像个家啦!

就在这个亲手盖的小房子里,我度过了自己的新婚生活……

家庭生活

养鸡趣事

我和爱人结婚后的第二年,孩子出生了。要想保证小孩子的营养,最好一天能吃上一个鸡蛋,可是去哪儿买鸡蛋呢?那时的鸡蛋可不好买,更别说一天吃上一个了。

孩子出生时,我正在学校里工作,学校的老师们家家都自己养着鸡,所以我也学着在自家的院子里养了一群鸡。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扑腾扑腾”跟在我后面的鸡喂食。 当时喂鸡,虽然没有那么好的饲料,但都是纯天然的养殖。我每天都会拣来菜叶子和骨头,然后把菜剁碎,把骨头凿碎,再把这些拌在一起来喂鸡,这样鸡下的蛋就会比较多。

有趣的是有一年我甚至把鸡养在了家里。记得是一个同事向我介绍说:“冬天的鸡最不好下蛋,但是你要把它放在屋子里,天天都能保证下一颗蛋。”听到这个说法我很高兴,于是特意找来一个有经验的同学,让他帮我弄个鸡笼子搬进了屋里。当时养了十来只鸡,就这样人和鸡睡在一个屋子里,每天都要早早儿爬起来,收拾鸡笼子,在外边弄些新土垫在笼子下面。

人和鸡睡在一起,现在想想就可笑。当年我的房子很小,冬天外屋虽冷,但总比外边强,所以基本上外屋就当了养鸡的地方,而我们一家人只能在半间小屋子里睡觉。第一天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睡梦中突然听见雄鸡一声叫,屋子里的鸣叫,声音很大,大人和小孩都被吓了一跳。第二天我一气之下就把公鸡放到了外面。本以为这样就消停了,可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一到早晨时,竟然是公鸡在外面叫,母鸡在屋里叫,声音更是大了起来,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就把公鸡处理了。

为了能让鸡多下蛋,我又在屋子里养了一个多月鸡,这一个多月下来,十来只鸡多下了二三十个蛋。看来这种“冬天在屋子里养鸡下蛋多”的说法还真有道理,有了这些鸡蛋,孩子也能补到营养了。

这种养鸡方式,恐怕现在很难找到了……

今非昔比

昨天傍晚,我从幼儿园接四岁的外孙女并带着她去轮滑班学轮滑。这个班有十几个小朋友,只见一个个全副武装,轮滑鞋、头盔、护腕、护肘、护膝,样样齐全。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站成两排,教练在中间示范。只见每个小朋友后面都跟着一两个家长,老师示意让家长坐在场地外等候,但家长们都不放心,还是紧紧地站在小孩后面,并不时地嘘寒问暖,递上水瓶和糖果,老师则露着无奈的神情……

回家的路上我给外孙女讲起她的妈妈在这个年龄的故事。

女儿四岁时我好不容易托人联系到一个市级幼儿园,但一问价,每月18元,那可是我月工资的近一半,家中的花销太多了,实在送不起。于是就把她放在家中,每天早晨我上班时她还没醒,给她留点吃的就走了。

她起床后自己穿好衣服就到操场了,正赶上课间出操时间,她也站在学生们后面,做起操来。有时还将一条草绳系在腰间,那滑稽样引来了师生们的阵阵笑声……

该上学了,个子矮小的女儿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自己背着大书包上学了。说也奇怪,那时的小孩们上学,没有一个大人去送过。

一年严冬的早晨,我突然听到她大声在哭,我急忙问道:“怎么啦?”

“门打不开!”女儿抹着哭花的小脸说。

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平房的门给冻住了。我赶快用门后的斧头砸掉门缝的冰柱才打了门。那年冬天特别冷,入睡前压在火炉中的煤快灭了,早上的门就会被冻住,所以门后面经常放着一把斧子……

用心良苦

我们这茬人,一般都有两个孩子,因为那时的政策规定是每对夫妻只准生两胎,而且要二胎最好间隔五年,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规定来的。

我的儿子是1980年出生的。他出生时,正赶上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我们的工资在不断地涨,加上妻子持家有方,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记得儿子还在襁褓之中时,经常会尿在我们自己做的新沙发上,我感叹地说这个孩子有福气,这么小就能用上沙发了。

儿子三岁时我们终于有能力把他送到幼儿园了。记得有一天傍晚时,我和邻居小唐一块去接孩子。小唐接上孩子后,孩子非要买雪糕,他给买了后先不给孩子,而是自己先咬了一口,我不解地说:你也太馋了。”

他说:“不是,我这是告诉孩子,这东西我也爱吃,只不过是我舍不得吃罢了。”

接着,他还给我讲平时怎么注意教育孩子。比如说,孩子一回家,看见桌子上有水果,总是拣大的拿,就该立即制止他,并说着大苹果应该给谁,大的应该给爷爷吃之类的话。他还经常给孩子讲些“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每时每刻都想着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角色,哺育儿女,还要千方百计地教育他,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一生操劳无数,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庭生活

姚老师教子

一天,我正在家中看书,突然邻居姚老师带着他的儿子推门走了进来。

姚老师的样子很着急,张口便说:“王老师,你有五块钱么?”

我被问得一愣,不解道:“有啊,咋了?”

“那你借我五块钱吧,孩子上学该交学费了,我这实在凑不齐了。”姚老师一脸惭愧又有些无奈的表情。

我看着他身边站着的才上小学的儿子,顿时心生不忍,立即从口袋中掏出五块钱,递给了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