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故乡——新疆
如果我不离开乌鲁木齐陆军学校,那我肯定也是转业到乌鲁木齐或者石河子,但是我离开那儿了以后,先到夏县锻炼了几年,最后回到北京。
采访者:去年您也是因为参加冬泳比赛这样一个机会,去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那些亲人和战友。如果没有这样一次冬泳比赛的话……
王德成:也计划去,计划今年去,不是去年去了。
采访者:专门到石河子?
王德成:对。去年去的一个由头就是参加冬泳比赛,今年去的话那就是纯粹看望亲人和战友,可能时间长一点。
采访者:对于第二故乡的情感跟第一故乡的情感相比,这两种情感有没有区别?
王德成:我感觉不分彼此,生在陕西省扶风县,也就是法门寺附近。也奇怪了,我生在法门寺,住在北京的定慧寺,笔名“佛道生”走到哪里都有人缘和善缘。
采访者:就是说您对新疆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情感完全是不分彼此的?
王德成:不分彼此。新疆是养育我的地方,扶风是生育我的故乡,北京是我成功和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否则就没有我后来的成长和今天的回忆录。
北京我居住了二十多年了,我也热爱北京。北京是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什么呢?过去一切成长进步应该有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就像现在好多明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一样。在北京经常能够见到一些老首长和高人。我在后面的书画家或者是其他的部分里面会展开去说。
2003年,左起:王德成、邱敦红、许喜林、白俊杰
采访者:正因为您来到北京,才有了今天咱们谈到的与《中国战争史》和下面要谈的《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的结缘。
王德成:对。因此再延伸一下,不仅爱北京,还爱中国、爱人民,这都是共产党90年奋斗努力的结果,也是先辈、先烈给咱们创造的条件。下面第四章讲主编《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的事,今天把这个谈完了就差不多了。
我的名片:《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主编
采访者:您是怎样就做了《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的主编呢?
王德成:主编《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也是一种缘份。本来一开始我当了责任编辑就行了,曾经有“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首都大型文艺演出组委会”开出证明,由我担任责编,总署去审批这么一个文件,结果我们出版社不同意。最后我只好找其他出版社,最后找到中国档案出版社,跟他们签了约。
采访者:不是由你们出版社编辑出版吗?
王德成:不是由我们出版社出版,我们出版社出的话我就做个责任编辑就行了。
采访者:那为什么呢?
王德成:整个书是我策划的,当时黄伊做主编,我做责任编辑。如果在我们出版社出版,还有大约几千块钱的奖金,再多算就是我当编辑的工作量了。而且也为我们出版社争取一本名牌书。结果我们出版社没出。后来我就找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的。档案出版社说要有一定的审读费用。这个选题当时已经在新闻出版署报了好长时间了,还未获批,我们通过有关渠道,人家就同意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又赶上黄老去世,我们只得自己拿钱,包括审读费、管理费、审校费等一共拿了不到两万块钱。我作为主编和中国档案出版社签约。责、权、利自己承担。
这样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出书以后,我们2004年1月份在西单图书大厦搞了一个签名售书,规模挺大的,《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央广播电台都报道了,而且都有些现场的录像、录音,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一起去签名售书,包括已经去世的黄老的爱人刘老师。这中间正好赶上“非典”流行(2003年下半年)。说是我是这本书的主编,其实这本书是我们几个人一起策划的。黄老做背景、个别名词解释那一块。现在给我回忆录作序的韩英珊老师是做《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中毛主席诗词部分的解释和延伸解读部分。我负责前言、后记,包括有些附录,主要是“零部件”的准备工作,包括跑出版发行。
《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的出版发行
采访者:开始策划《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这本书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王德成:2002年底就开始了,搞了一年左右。
采访者: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
王德成:有一个书商,也就是跟出版社经常打交道的书商,叫蔺红专,他的公司好像是叫“东方龙辉图书公司”。他说:“王老师,现在毛泽东诗词书卖得比较快,咱们重新编一个。”因为我这里有能力和条件,一个是黄老,一个韩英珊老师,还有我们知道当年郭沫若、臧克家,还有好多老中青名家对毛泽东诗词书法的评价。这里头包括毛民生,给毛泽东诗词书法的评价也写得非常好的。最后我是“组装”的,“组装”起来我再联系出版社。我跑资金,包括我自己也拿出一部分,最后这本书就弄成了。我们出版社出不了,我又到其他出版社出的,最后又签名售书。签名售书也是我策划的,这部分我也准备写进去,因为当时我是“匹夫策划公司”的,号称是“高级顾问”。当时北京有11家策划公司,“匹夫策划公司”这个名称源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抗洪那一年给中央电视台策划了6个亿,是公司里的许喜林先生搞的。当时《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这本书,也叫他当组委会主任。他们审读过后,我们一起搞这本书。具体策划在西单签名售书,而且还有在广播电台有个节目,“我们怎样纪念毛泽东”这么一个大的选题,最后还评上了三等奖。我准备抽出几篇文章附在这本回忆录里,这也是第一次发表。
这本书费尽周折出版了,签名售书也搞了。后来又搞了第二版。再版实际上是在2009年,但为了纪念毛主席诞辰115周年,所以写成2008年12月26日了。一般我们举办纪念毛主席的活动时我并不以“王部长”的名义,我就是主编或者王总,实际上名副其实的职务就是个主编——《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的主编。《中国战争史》那是责编、策划。“江西日史”不管是副部长也好,总编也好,最后给我落的名字是编辑也好,其实名副其实地做主编就是《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这本书。
最后终于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完成,包括再版,没有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也是难以承受的。现在出书太难了,就这样我们自己还垫付了几万元,有些账目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采访者:您指的出书难,就是经济上的问题吗?
王德成:说实在的,有时候“人一走茶就凉”,这是政治上的一难。第二是经济上的难。第三是人脉关系上,你里头渠道没走好,人家那审报都完了,你又要赶上政治气候,赶不上也是一个问题,这就是说人脉关系也很重要。
采访者:你们选择了《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这个题目后,然后要进行一些筛选,这个过程中您有什么体会?
王德成:肯定学到不少东西。《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有可能在人民出版社继续再版,我敢这么说,因为这个书的内容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