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草根之路--王德成回忆录 第28节

点击:

采访者:您挨板子的原因都是因为迟到?

王德成:迟到的多。作业方面一般都没有挨打。

采访者:上学前只有您一个人在家里?

王德成:一个人,像个孤儿一样。自己做饭。我还记得生日的时候吃,“搅团”(陕西一种面食)。我自己弄点儿水,放点儿辣子,放点儿醋,做“搅团”,那时我已经能够自己做饭。

采访者:尿床之后铺盖、褥子怎么弄?

王德成:第二天晾,我老家有炕嘛,那个都不是主要的。就是说一个人独立生活、做饭,然后上学、特别遇到这种比较严厉、不通情达理的老师,受苦受大了!

采访者:刚才说的这个比较严厉的老师,他知道您的情况吗?

王德成:他知道。

采访者:但是还会打?

王德成:对,严格管理呀。后来有个志愿军复员军人,姓张的,也离我们村子很近,他代了一段时间课,他最多批评批评,不打了。

四年级上完了以后,我们学校没有五年级,我就走二三里路到邻村的曹家村小学去上小学。那是完全小学,简称“完校”,我认识了一个好老师叫李义长。他是画画的,还是教语文的。那个人个子高,又和蔼可亲,和我们小学里面整天体罚学生的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我就对那个老师特别有感情。而且有一次在作业本上写“我愿意做你的弟子,学画画” 。“弟子”这个词当时就是我自己想起来的,拜师说自己是弟子。当时我上完四年级、刚上五年级的时候就会用“弟子”这个词了,在作业本上写的。后来那个老师虽然没答应说做我的师傅,但是他对我格外关照。大跃进年代,吃大食堂,到外头去画画,他把我带上,在墙壁上画的瓜果蔬菜。因为我个头小,本来是中间的间隔,我当成叶子了,就涂成绿颜色了,老师也没说我,后面拿白颜色重新再涂。

采访者:老师带您出去画画?

王德成:画宣传画。那时候他写美术字、画画,我跟着涂颜料,他就带着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从那个时候书法成为我的爱好的,而且我当时还想上中学考西安美术附中等等,那时就有那个想法。爱好书法、爱好美术的种子,就是李义长老师给我播种下的。

采访者:当时那个老师为什么只带您一个?他看中了您画画的天赋吗?

王德成:我在本子上写过有这个要求,想要拜他为师,肯定我是对他尊敬啊,有礼貌,他就越来越喜欢我了。另外带着我出去,我勤快嘛,会看眼色。我的家乡那里有一句话,“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有眼色以后,跑勤快一点儿,老师就喜欢了。李义长老师后来又调到另外一个完校去了。因为我头一次考中学没考上,后来我又转到高家小学复学一年,这一次考上了。又碰巧遇到李义长老师。忘了是不是在一个班,就是巧遇吧,缘份嘛,我们还一起照了相,到现在四十多年了,我还保存着照片。

采访者:您在曹家小学上学的时候,李义长老师会觉得您家困难、给您提供一些帮助吗?

王德成:他借给了我10块钱。当时我家里很困难,那时候花钱的地方不多,买盐、买油或者是其他零用,可能是交学费还是什么的。我母亲说:没有钱从你老师那儿先借点儿吧。我就借了10块钱。

采访者:您母亲说让您跟老师借10块钱?

王德成:对,从老师那儿借10了块钱,可能是学费。后来一直到我当兵以后才还。

采访者:您当时怎么跟老师开口的?

我的学历简单描述

王德成:那也逼得没办法了,我母亲说的,学校先找老师借10块钱,以后肯定还。老师还真借给我了。可能学费也交不了10块钱,除了交学费最后剩下的钱回去给我母亲了。

采访者:这就更加深了您对李义长老师的好感?

王德成:对,感恩的心情就由此产生。老师做家访也到我家去过,虽然我母亲改嫁到另一个村了,但有时还回原来的村子,有时候也路过。

采访者:那后来呢?

王德成:到高家小学复学完了,还真考上绛帐中学了。那是1963年考上的,三年后毕业,所以称“初66级”。一共是4个班,我分到三班。上次说到同学聚会,就是我们初66级三班。到了三班以后,我年龄稍微大一点了,十五六岁吧,懂事了,也不是那么太调皮了,学习也抓得紧了,虽然学习是中等偏上,但是因为和老师、同学的关系特别好,上了初中一年后就入团了,在我们班里头我就是三个团员之一。我是入团比较早的,入团介绍人是赵春生,他的名字至今我还记得。

采访者:那会儿离学校很远是吗?

王德成:有5千米左右。

采访者:那会儿您还会迟到吗?

王德成:那就基本上不迟到了,我母亲又回我这边村子里头了,有时候早晨起来叫我上学去。有时候顶着星星、月亮去,去了以后学校还没开门,校工把门开了以后,我到班里的宿舍还能睡一觉,再起来、跑步等等。我经常去得早,我估计相当于现在的4点半到5点左右,这个点儿我妈就把我叫起来到学校去了,有时候到了学校,其他住校的学生还没起床呢。

采访者:当时有住校的学生?

王德成:有,我是住在家里头的。后来到了初二还是初三才住宿。你想,一个人要有一套铺盖、要有褥子,但我们家里就一床被子,没有多余的被子。后来我母亲和我姐姐一起,为我做了一套被子和褥子,我后来就住到学校了。住到学校就正规了,晚上就可以晚自习,早上有早自习,那个学习成绩肯定比来回跑要强,节省时间了嘛。

采访者:成绩也有所提高?

王德成:嗯,而且那个时候学校知道我们家里穷,班里评助学金的时候,好像给我评了一等,是3块钱,一等到二等差1元钱。那时候的钱比较值钱,一碗面条就是8分钱、肉面就是1毛2分钱。再加上我当时勤工俭学还会理发。我小学就会给别人剃头,用刀子就能剃头,那是我母亲教我的,我母亲过去给我剃过头。

采访者:别人觉得您是一个学生,会让您给理发吗?

王德成:那可以接受,因为大家也就不到外头花更多的钱了,外面要花几毛钱,我只收5分钱。

采访者:上初中的时候您通过这个勤工俭学?

王德成:对,补贴一些家用。另外在学生食堂要买菜票。用一些玉米糁子、白面条,换一些粮票,还得买菜票,这就得花钱了。有了助学金,然后有理发挣的钱,后来我哥当兵了,也邮钱补家用。那时候打一份菜就5分钱,很少花1毛钱的(1毛钱可能就是肉菜了),基本上能对付了。

采访者:当时您在学校应该是小有名气吧?

王德成:对。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会理发。一个是穷,再一个会理发,还能演节目。我过去是说相声啊,到现在同学聚会时他们还讲“王德成在上面说相声”的事呢。有些词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

采访者:刚才您提到李义长老师,他对您那么好,后来您常去看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