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草根之路--王德成回忆录 第36节

点击:

采访者:您说往回游的时候胸口就发紧了?

王德成:那时候就已经感觉有点儿发紧了。

采访者:是意志使您坚持到岸边?

王德成:那肯定坚持,好多人都坚持到岸上来。为什么有几个死掉了?都是在岸上死的,都不是在水里头死的。等到水里头有感觉了,一般有微热的感觉,上来还好,稍微活动活动;在水里头有凉的感觉,打冷颤再上来,那就过了,但是还能上来。上来以后为什么有好几个浇完水了,还倒下了?有些走到半路倒了?有经验的就好多了,像我们有一个老张,张荣海,他骑自行车到半路上感觉就不行了,他赶快打个车到医院去。就是说他知道自己抢救自己,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你要是不知道保护,硬撑着回到家,那就是心肌缺血,就完了。

采访者:当时在水里游的时候,有害怕过吗?

王德成:没害怕过。冬泳实际上像虎口拔牙那种感觉,本身就是玩危险游戏,要不说淹死的都是会游的。正因为会游点儿的人,有时候量掌握得不好,或者水势不清楚。为什么熟悉的地儿可以游,不熟悉的地儿还不敢下水,不知道有没有水草,有没有蛇,有没有漩涡等等,游泳确实是一种危险游戏。

采访者:当时您去冬泳,周围人有没有反对?

王德成:说闲话的肯定有,好多家里都有这种故事。为什么我把我爱人最后也拉下水呢?她一开始也觉得好玩儿,到水电站那里看我怎么游的。五六月份嘛,我说你先试试脚面,她感觉挺凉快的。我说你把裙子往上挽一挽,再往下走走,也挺凉爽的。后来就下决心教她,让她背一个救生包,拿一个绳子绑上,教了一两个月,会了。我爱人就是这么学会的。开始她学的时候老倒着走,扑腾扑腾的,不前进光倒退。她平时床头上经常看到《冬泳的故事》、《冬泳的好处》,看看谁把老年病治好了,这个病好了,那个病好了,身体强壮了。过去她说能活到40岁就不错了,和我结婚以后经常锻炼,唱歌、跳舞,心情也好。再加上游泳,看着大家都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游得挺好的。后来看了床头上的书,在思想上、观念上增加了勇气,再加上我教她的方法比较好,再后来像于老师、鲍锡振老师也经常带着她,教她。我先教她,大体上学得差不多了以后,其他几个人就帮着教了,这样坚持下来,现在都11年了。北京《劳动午报》、中央电视台都有采访报道,有一回中央电视台采访,我还露了个面。采访我的时候,我说冬泳可以锻炼意志,另一个人说还可以练什么练什么,也说了一些。我的女儿蔡萌也跟着去游了,当时她十四五岁,玉渊潭、水电站、罗道庄,一起砸冰、扫雪,全家都游泳了。这有点儿典型意义,《劳动午报》还专门为我家写了一段。

 

遇到大事(奥运会)冬泳人都要合影留念(前排右二是王德成)

 

冬泳人徐柏园(左一)、马一与王德成(右一)冬泳后合影

采访者:因为您,然后把您全家带动起来冬泳?

王德成:爱人、孩子都带进去了。

采访者:先是游泳,一直到冬泳?

王德成:对。游泳以后确实精、气、神都有了,不睡懒觉了,中午的时候也不打瞌睡了,全天都精力旺盛。

采访者:您说“不锻炼不行,有病没钱治”是因为当时家里收入少吗?

王德成:我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现在市场经济,游泳的人好多都是50、60、70、80多岁这些人。从好的方面来讲,我给他们有几句顺口溜:“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八十不稀奇,九十尚能学冬泳,百岁自称青壮工。”这是从好的方面说。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自我安慰的,有些人收入特别少,有些人现在才四五百块钱,买菜都成得买堆儿处理的,就是人家最后收摊的时候,一堆一堆的便宜卖。他工资少啊,也没钱看病啊。他只好去锻炼,通过游泳、冬泳,为了少看病。有些人感冒到医院看病一千多。就是说没钱不锻炼不行,这是一种说法。就得把身体锻炼好,尽可能少生病呗。

北京有个冬泳俱乐部

采访者:您锻炼的初衷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王德成:锻炼意志,锻炼身体。你别看我在国家机关有医疗保障,但是谁也不愿意地大病,所以希望把身体锻炼得好一点。过去我们参加党校学习的时候,北京市委办公厅有一个姓白的主任,他说:“王先生,你的体格挺好的啊!”我说:“我们经常冬泳。”经常游泳的人体型也比较好,比例比较正常,不像有些人经常坐机关里头,大肚子、细腿。我们经常游泳的,胳膊、肩膀、腿,一伸一缩,肺活量比较别人大几倍,冬泳人的五脏六腑、心肝脾胃肾也比别人健康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皮肤也是最大的呼吸器官,等于每天美容。女同志保水、保湿啊,你看我们冬泳的人,一天游两次,天热的时候游两三次都有,天天和水打交道,天天湿漉漉的,就感觉我们好像天天放在冰箱里经常保鲜一样,肯定活得长久啊,少生病就少花钱了嘛。

采访者:我看您上面提到55天没有冬泳,这是因为什么?

王德成:2009年正月那一次心脑血管出现问题,就是冠心病吧,医院让住院,我自己的工作又离不开,两个事没完成,一个《中国战争史》没完成,再一个《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没再版,我不能住院,我怕发生万一。这样恢复体力,吃中药,这个过程中游不了泳、下不了水,我就着急,每天穿上跑步鞋在河边走一走,有时候背着我爱人,在河里湿一下下半身,拿冰水撩撩。过了55天以后,我提前就下水了,我爱人也允许我了。

采访者:这55天是医院不允许您游泳吗?

王德成:医院不让游,他们也不知道究竟冬泳好不好,医生并没有这个真实体验。对于我自己来讲,这五十多天没游,也急得不得了。我有一次游泳的时候摔伤了,手腕还缝了几针。游惯泳的人一天不游都急得慌,十天八天不游就和抽烟的人没烟抽一样,上瘾。我就这么举着手,单手游,有人说:“王老师像潜水艇一样,外头还伸个天线撑着。”

采访者:就是把受伤的手举出水面?

王德成:对,有时候把伤病手这里举高一点儿。有的时候仰泳,然后上来冲冲。游泳的人太执著了。

采访者:您刚才提到有一个细节,您会趁着爱人不注意的时候用冷水湿一下。王德成:对,她不让我急着下水。那我就在陆地上,河边嘛,那里有没结冰的地儿,我自己湿一湿脚,湿一湿腿,就感觉清爽很多。

采访者:那就是一种对冷水的着迷?

王德成:对,适应了。

采访者:不碰冷水了,就觉得不习惯?

王德成:对对对!你提到对冷水的执著。那天下雪,雪大的时候下不去,我就提一桶凉水,在我家的院子里头,往脸上一泼、一洗,拿毛巾一擦,特清爽。后来有人弄了个冬泳网,冬泳也有杂志,每年出一期。

采访者:冬泳网是谁建的?

王德成:李林,就是北京俱乐部第四届冬泳主席,他是企业家,俱乐部建冬泳网还是有功劳的。当然开始想用国家官方网站,上面领导不同意。现在冬泳官方网站已经成立了,在朝阳区一个体育馆里办公。现在李林那个网站服务器备案好像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是属于民间的,现在登录注册人数大概六七万人。我们最初对这个冬泳网热情支持,当时注册三四百人,我也发了一些文章,在各冬泳队里打印出来张贴,宣传李林的中国冬泳网。后来由于意见不完全一致,他个人方面跟上级没疏通好关系,目前中国冬泳网官方网站和李林办的这个冬泳网是并存的。冬泳网有时候我以WDC48418为注册名字,我是1948年4月18日生人,经常以WDC48418(就是我的网名)名字发一些文章。冬泳网总编也好,熟悉我的朋友也好,都知道这是王德成——“佛道生”,冬泳俱乐部最早的新闻发言人的代号。我们也发表了上百篇文章了吧,关系处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