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才琐谈(十)——从小学习一门外语
外语是当今智力开发的重要工具之一。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就指导孩子学习一门外语,将会使其终生受用。如果说孩子从四、五岁起,未能在(家庭语言大学)学习第二语言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小学三年级以后,无论如何不能等闲视之了。
其实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学习一种外语的能力。况且,小学只有两三门主课,而中学一开始就增加理化外语等五、六门主课,学生的负担一下子加重许多。如果把外语课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小学,中学阶段就能适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际上,有些有条件的地方,小学三、四年级早已开设外语课了。我的一位同事的孩子,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现在已上高二,她不费多大努力就能跟上高二英语的教学课程,而初中才学英语的儿子,至今已上高三,可英语水平反不及妹妹。而我亲戚的孩子从小就学习英语,加之有人指导,现在虽上小学五年级,他的英语水平已超过一般初中学生。这说明小学生尽早学习一门外语是可以的。
那么家庭如何教小学生学习外语呢?对于小学已开始学习外语的学生,家长只要鼓励孩子克服学习困难就行了。对于未开设外语课的小学生来说,家长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学习外语的兴趣,然后购买初级英(俄)语课本——最好配有录音磁带,采取家长指点,请人教授、看电视、听广播等方法,尽量使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就能学完一种外语字母,能认能写,能正确发音,并能记住一些常用单词和语句。这样坚持到上中学,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增,而且可以匀出时间学习数理化等其他课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您的孩子尽早学习一门外语吧!
望子成才琐谈(十一)——多种兴趣的早期培养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我认识的一个书法爱好者叫李波,今年才11岁。可他从小学二年级起就对书法发生了兴趣,如今不仅各门功课学得好,毛笔字也写得好。还有一些小朋友,也差不多从小学二年级就对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棋类、体育运动、集邮、无线电、玩具的制作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已初露才华。
我发表的文章摘编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儿童早期的兴趣可以对他未来的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这时大脑的发育,大体上形成了和成人相同的脑细胞的结构状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总想多方面表现自己,如果多让他们做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就能促进脑的发育,使智力迅速提高,益于提高学习成绩。事实往往是:兴趣广泛的学生,既能专心听讲,又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能放开思路,勇于克服;兴趣范围狭窄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显得呆板,遇困难容易丧失信心。纵观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他们从小都具有广泛而浓厚的爱好。我们如果不趁早积极对孩子进行多种形式的熏陶,不及时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多种兴趣的培养,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大量事实说明:小学二年级(7岁左右)是儿童多种兴趣萌发和形成的好时机。作为家长,对孩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要采取热情支持的态度,要以多种形式扩大孩子的视野,以激发多种兴趣。例如走亲访友,参观,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课外小组,包括提供图文并茂的有关书籍报刊等。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要舍得花一些本钱。当然对于孩子由于受某种影响形成的不良兴趣,是要及时制止的。
望子成才琐谈(十二)——驯兽观感 重在反复训练
《驯兽》是一部短小精悍、活泼有趣的彩色舞台纪录片(电视片),摄取了黑熊、猴子、山羊等动物在杂技艺人的驯导下,所做的丰富多彩的杂技表演场景。看了《驯兽》,从中获取了不少教益呢!
其一,人为万物之灵。而野生禽兽正是经过人们的饲养训练才超出未经驯养的同类,能做出许多精彩的表演。你看:黑熊居然能舞弄飞叉,滑稽之态好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再看猴羊杂技:一群美猴,个个身穿花衣裳,活像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敏捷快速地蹬起自行车,争前恐后地在舞台上转圈竞赛。更有奇者,自行车货架上还有两三个美猴不时变换各种杂技动作,看去如同真的杂技演员一样;山羊在那里慢条斯理地走纲丝呢。钢丝的中途加设了一个花瓶。“怎么办?跳踩还是跨越?”——有人似乎替羊着急。山羊呢?走到花瓶跟前,稍有停顿,似有所思,继而准确无误地跳踩到花瓶顶上,然后四只蹄子频频挪动,全身水平旋转了两圈,之后下了花瓶,踩着钢丝,跳到“岸上”。禽兽本无杂技技能,竟能作出如此精美的动作,细想一下,这正是人们长期训练的结果。可见,万事万物中,人最精灵,人的大脑最聪明。只要有了人,只要人们勤奋学习,善于使用大脑,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其二,兽之学艺,全凭模仿。谁都知道狗熊笨手笨脚,可它为什么能学会舞钢叉、滚绣球呢?还不是艺人教,它模仿着练习的结果。让我们来看看艺人是怎样教练狗熊滚绣球的吧:第一步,先在沙地上训练狗熊上球站立;第二步,在难度较大的硬平地上教熊练习踏滚球;第三步,再让它在翘板上踩在球上练习滚上滚下。等全练纯熟了,才让狗熊登台表演。狗熊之所以能乖乖地模仿学习,一是怕挨打,二是想吃好东西,根本谈不上有学习的目的和愿望。而人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再加上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学习方法(包括老师指导),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当然,人们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总是伴随着模仿,去掌握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虽然各种基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来掌握,但也包含有一定的模仿的因素。有的青少年在学习中,对模仿注意不够,不认真跟老师学基本技能,练基本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注意在模仿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这是不对的。看看电影《驯兽》,想想“兽之学艺,全凭模仿”。我们是大脑发达的人类,只要肯下功夫,只要善于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仅有模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长期的大量的学习和模仿的基础上,敢于进行独创。在知识高峰的攀登中,人们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另辟蹊径,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但是,幼时在知识的小河里学习游泳,对一动一作,一俯一仰都不肯用心学习和模仿,将来又怎能到无穷无尽的知识的大海里去破浪前进呢?
其三,人的聪明才智,取决于接受教育、训练和实践的程度。常听到有些青少年怨恨自己脑子笨。其实人们的天赋差异,一般说是不大的。再笨,也比兽类机灵吧!起码自己能耳闻目睹,会语言、会思维、会劳动吧!据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对人脑潜力的研究证明:青少年即使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裕,但如果缺乏教育,其大脑的发育和智力也未必就良好。专家的研究还表明,人脑具有120~140亿神经细胞,90%还未被利用,可见人脑的潜力是相当大的。直到35岁前,人脑的智力发育是处在上升阶段。当然,人与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但差别不是很大,是可以通过勤奋学习去弥补的。假如社会分工需要你去学习杂技表演技能,而你自称脑子笨,不愿意学,不去大胆探索和实践,自然也就学不会耍钢叉、滚绣球、走纲丝等技巧。在这一点上,也许你就连黑熊、猴、羊也不如。由此可见只要打消自卑感,树立信心,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愁没有聪明才智,不愁学不到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青年人要想成才,要想在自己从事的事业上有所建树,首要的是抓学习,刻苦学习,下苦工夫,坚持不懈,越有进步就会越有兴趣。当然,除了学习的决心和坚持的毅力外,也还有一个方法问题,这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方法得当,学习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