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想了一下,觉得两三次也可以,我至少每年有暑假和寒假,这两段时间我还是可以自己安排的,再加上我要带学生到上海宝钢实习,这个期间也可以来帮忙,我就答应了。不过我说除了这几段时间其他的时间就说不准了。
“可以,反正实在不行您来一次也行。”
“那好吧。”我答应之后,他们就安排我当总工程师。接着还和我谈待遇问题。
但我觉得自己只是有时间过来兼职指导一下,谈工资待遇可能不是很合适,就和他们说了我的这个想法。
“不,我们这里规定的,你有职称有职务就要定工资。”
“那我回去再考虑考虑吧。”
回学校以后我了解了一下情况,当时人事处的处长是我的学生,我说:“这种情况我的工作如果是在那边还拿工资,这是不是不合适啊?”
“邱老师,您这个思想太落后了,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了,好多老师都在外面有其他的工作。但是像您这样比较特殊的,一定要让您做总工程师的还比较少,打零碎的有很多。但是有一条,您每学期的工作量一定要绝对地保证完成。”
那时候作为副教授每学期有要求的固定工作量,比如讲多少学时的课,带多少研究生以及做多少科研工作等等。我之前每学期的工作量算下来都是超额完成的。这样我自己也就放心了,因为没有违规。别人也说:“那你就没有问题,因为超工作量的还比较少。”
后来我的这个学生说:“邱老师,您自己考虑吧,另外也要看看您的身体怎么样,也得注意一下,这样工作比较累。”
在乡镇企业兼职工程师
“是啊。人家那么热情让我去。”后来那边的县委书记也来跟我谈,我就答应了。答应以后我就在那边帮他们指导一些工作,搞一些试验装置。虽然他们的厂房很大,但毕竟原来是乡镇企业,上海长三角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房子也建造得不错,挺大的,车床什么的都有。我一看设备基础还是不错的,就是技术比较差一些。
我觉得他们的厂子是有发展前景的,因为他们具备这个基础。至于给我多少钱倒无所谓,都是他们定的,也不是我主动提的。在这方面我看工厂领导都是很诚恳地希望我去。
去了嘉善的这个厂以后,他们的确有好多技术是不懂的,我就帮他们做技术指导的工作,后来给他们整理了好多资料,把我过去的一些设备的图纸无偿送给了他们。
有一次暑假他们要搞大的换热设备。我每天早上很早就去车间,在工作上我很谨慎负责,新的设备上来以后我很怕出问题。我们的设备都是热工的,一旦出现意外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每天早上起来就到车间盯着,跟工人一起工作,焊接的时候我都看着,一点儿都不能漏气,不是说光检查检查看看没有问题就行了,是要做试验的。另外有些要求比较高的技术就到上海请退休的老工人,尤其是焊接技术。厂里工人的焊接技术我一看就觉得确实不行,焊是焊上了,但是还不够好,看上去一块儿一块儿的,如果焊得好的话一圈一圈弄得很亮,这样就绝对不会漏气了,因为热工设备要求是很严格的。
在工作上我经常督促厂里的工作人员,也给他们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些的确帮助乡镇企业提高了技术水平,也使工人们在思想上面有了很大改变。很多工作人员以前都是农民,对于技术的工作不是很理解,他们觉得好像这些操作的事情简单一点也行。我去了之后,从技术和安全等方面都让他们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
厂里的人对我很好。每次我去的时候他们都派车接我,给我提供宾馆住宿。第二年还给我买了一套商品房,三室一厅,所有的电器也都配备了。他们始终给我开着工资,收入比我在学校的工资还多。我在这里工作,实际上也为学校创造了很多的便利。每年我都带大学生和研究生去实习,这些学生实习的费用这家企业都给出了,另外还给了我们一些科研费用。这件事情是双赢的,我的学生也给这个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比如原来这个乡镇企业不使用计算机,后来买了计算机,是我的学生帮着他们一起组装的。他们会计原来都是手工计算的,有了计算机以后在我的学生的帮助下开始使用财务软件,方便快捷。
对我自己而言,在这个企业的工作让我在实践上更为深入。以前也做这些设备的设计,但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现在要实际制造,担子就压在了我身上。设计和实践毕竟不一样,再加上热工设备出意外要爆炸,是很危险的,这也就让我在思想上更加重视专业的东西。自己也开始深入地思考研究,推动了我在专业上的进步,促进我在理论上的提高,对我自己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我在这个厂兼职前后有好几年的时间,直到1997年乡镇企业改制我才离开。后来因为我不去那里,也就把给我的房子还给了他们。
现在这家企业的很多人跟我关系也很好。我到上海一打电话他们就派车接我。后来这个厂子也发展起来了,从一个厂发展成现在的四五个,原来是乡镇企业,现在成私营企业了。
通过在这家企业的工作,使我对乡镇企业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这些企业解决了我们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这个意义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使得一些小的科研单位活起来,促进了大型工厂企业的发展。同时,这些企业的存在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记得我刚去嘉善县这个企业的时候,周围都是一片农田,路也是土路,现在全都是马路了。通过这个企业我逐步看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父辈故事
有关家里的长辈,我对外祖父家的事知之甚少,外祖父是木匠。只知道我出生的时候,外祖父外祖母都还在世,他们和两个舅舅一直都在宁波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子过得很艰难。抗战结束后,我们回到宁波的时候外祖父和两个舅舅都已经过世了,家里只剩下了外祖母,更多的事情我就不太了解了。
对于祖父这边,我了解得还算多一些。说到祖父,还是先从我的名字讲起,我的名字是祖父给我取的。
祖父家有一个亲戚姓徐,他家在宁波市镇海,开始他当海员。虽然他没什么文化,是一个文盲,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后来他自己当了老板,开了一家公司,拥有6艘船,属于民族资本家,在上海也挺有名气的。他和祖母是堂兄妹,和我祖父的关系也很好,他们一直都是兄弟相称。我祖父原来是在农村,是他带祖父一起出来工作的,父亲开始也是在他的公司工作。
祖父那辈和徐家关系很好,但到我这一代的时候两家人就没什么接触了。我只听他们说过一件事,母亲生我以后奶水很足,而他的孙子的母亲正好相反,所以他们家里就希望我母亲去他们家做奶妈,当然他们家各方面条件都是很好的。但祖父一听到这个事情以后就坚决反对,后来我母亲就没去。祖父总是跟父亲他们讲,不要和有钱的人去攀比,要学会自力更生,积极上进。虽然这些话很简单,但在潜移默化中对父亲甚至对我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虽然到我这代和徐家已经联系甚少,但对于他们和祖父和我家的交情,我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当时是徐家带祖父出来工作,才有了父亲后来工作的机会,而且他和祖父那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疑也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