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伦敦的飞机上,只提供饮料而没有食品。飞机的广播里说,因为航空食品配餐公司的工人罢工,因此不能供应食物,十分抱歉。然后空姐就发给每个旅客一张餐券,说凭此券可以在下飞机后的指定商店里换取12英镑的食品。
我和陈南新用餐券购买了一张Pizza和啤酒、饮料等,回到旅馆便狼吞虎咽起来。但吃了几口便发现,英国的比萨饼和北京比萨快餐店的一样难吃。
在离开英国的前一天晚上,劳娜专门请我们观看音乐剧《猫》。据说这个剧已经在伦敦这个剧场连续演出了一千八百多场,令我十分吃惊。剧场是环形的,台下座无虚席,舞台上灯光变幻莫测,演员们的演唱水平非常高,而且不论主角配角都非常认真。但我看了一多半还弄不懂基本剧情,便小心地问身边的英国观众,结果他的回答同样是看不大懂。真是郁闷!可惜的是,这个世界著名的音乐剧的后半场就在我的昏昏欲睡中过去了。这时我还不知道劳娜已经离开了奥比斯公司,在我回到旅馆后看到陈南新和劳娜热烈拥抱还很不解,后来才知道这是她和我们郑重道别。
音乐剧《猫》的剧照(资料)
由于我的签证被误签成一次入境,奥比斯特意与英国驻意大利使馆联系是否可以改签,得到的回答是至少要等两个星期,因此临时决定我们将从意大利直接回国。在前往米兰时,他们还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西蒙则另乘飞机于次日到达。
在米兰机场出站口,遇到了刘金荣的丈夫和她的姐姐刘石城前来接我。我将帮刘石城带来的一箱中成药交给他们,然后跟着DeAgostini的人来到该出版集团总部。刘金荣和她同父异母的姐姐石城的父亲早已去世,我母亲和他们沾一点亲,过去也给过她们姐俩一些关照,她们管我母亲叫“大姑”。后来金荣嫁给了一位温州商人,来到意大利做生意;几年后石城也来到意大利定居。我这次出国前,石城请人代买了一些中成药,托我带来。
DeAgostini是一个家族控股集团,在意大利出版界排行第三,年营业额约16亿美元,在英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日本等国设有分支机构,奥比斯就是它的一个分公司。其总部设在米兰郊区,占地面积很大,空气清新,风景秀丽。
安排住下后,当天晚上,DeAgostini集团在一家非常豪华的饭店宴请我们,除了董事长没有出席外,其领导层主要负责人全部到齐,一个大圆桌周围坐了十几个人。坐在我身边的是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席间和我聊得很投机。我发现意大利人的法语水平普遍很高,发音准确,表达流畅。陈南新坐在我的对面,后来他说只看到我们在谈话,就是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说,不过是聊了一些个人经历,对方介绍了一些他们集团的情况而已。
第二天算是正式对DeAgostini的访问,董事长亲自接待,在各自介绍了基本情况后,该董事长对前一段双方的合作表示满意,并希望能长期合作下去。我向对方董事长赠送了我们出版的一套《旧中国大博览》,对方很郑重地收下,并说将放在这间会议室内展出。随后对方回赠给我一本Atlas(世界地图集),因为我的英语不怎么样,我特意选了一册法文版的。
中午,董事长在DeAgostini总部请我吃饭,虽然饭厅不大,出席的也只有6个人,但规格很高,很讲排场。一位身穿雪白西服,脖子上扎着领结的老年服务员始终站在我的身后,专门为我布菜并随时把我的酒杯添满。
下午安排我们到米兰市区参观,我提出希望能允许我们自由活动几个小时,因为我想到亲戚家去看一看。于是对方就安排车辆把我们送到市区刘金荣家开的中餐馆前,说好晚上10点来接我们。
金荣家住的面积不大,显得有些拥挤,几个孩子都是一口的意大利话,中国话能听得懂却说不了。石城在一个老妇人家里做工,特意请了假来看我。我们聊了一会儿,金荣和孩子就陪我乘坐地铁来到著名的“都莫”广场,我们参观了那里世界著名的“都莫大教堂”。金荣非要给我买一些纪念品,我推脱不过,就让她给我买了一张米兰的地图。
意大利米兰的都莫大教堂前,与刘石城(左)、刘金荣(右)姐妹俩,以及刘金荣的三个孩子(1997年7月15日)
英国、意大利之行(二)
陈南新自己去逛街,他原准备买一件意大利的皮衣,晚饭时回来了却两手空空,原来所有意大利生产的皮制品都价格很贵,皮夹克的标价都在1000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币近万元。在金荣家开的中餐馆里,我们吃了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餐,后来陈南新说这是此行十几天里最好的一顿饭。
我们在米兰的最后一天是参观DeAgostini的印刷厂,位于米兰以北大约30公里。车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两边风景如画,空气清新。
这家印刷厂的规模不算很大,但有几项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一是激光制版技术。由电子文件直接生成印刷用的PS版,中间不经过出胶片的过程,这样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中间翻晒造成的误差,能够最完美地表现设计者的意图。
二是他们的主力印刷机是4台A00设备。所谓A00,就是两个大度全开。另外还有2台A0(全开)机作为辅助设备。我要了一个放大镜,仔细观察了印刷品两端的十字线,居然丝毫不差。而且上版过程全部自动化,每上一次版只要6分钟。想到北京的彩色印刷大多还是德国海德堡的对开机,上版时还要反复试印、反复调整,不禁对这样先进的设备非常眼馋。经询问,得知这种设备也是德国生产的。
三是装订联动线所生产的都是硬皮精装书,而且下线后的封面已经完全干燥。联想起我们的精装书装订后必须堆齐晾上两三个星期,否则封面就可能翘,我便问他们怎样保证硬皮书的封面平整,他们说关键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胶。至于是什么胶,看来是他们的技术秘密,我就不便多问了。
这一天的午餐是我们在国外的最后一顿饭,是印刷厂的两位主要负责人请我们在湖边的一个餐馆吃的,我要了鱼和白葡萄酒。意大利的西餐味道很好,比英国饭不知强上多少倍。
从印刷厂直驶米兰机场。在机场的免税店我买了十几块“德芙”果仁巧克力,其味道和国内的差不多,但价格却便宜不少。
下午3点,我们坐上了中国民航飞往北京的班机。飞行约1小时后,飞机在罗马停1个多小时,我们没有时间出机场在罗马逛逛,这不能不说是此行的一个遗憾。
反邪破迷
1996年6月下旬,我接到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的一件审读任务,当时我的职务是科普出版社常务副总编。此前我曾多次审读过新闻出版总署布置下来的图书,对科技图书和科普图书,尤其是某些带有愚昧迷信色彩的图书的审读经验还算丰富。
然而,读了这次收到的4种图书——《转法轮》、《转法轮(卷二)》、《中国法轮功》、《法轮大法义解》,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图书内容荒诞不经,充满了唯心主义的谬论和作者本人的自我吹嘘,其语言之离奇、词句之荒谬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让人不敢相信在当今社会竟有如此荒唐的图书能够出版。开始时我甚至怀疑这些书是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出版社的名义盗印的。但我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想:盗版盗印图书归扫黄打非办公室管,而这些可是图书司交下来的正式出版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