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人生漫步--王啟怀回忆录 第21节

点击:

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再加上苏修逼债,那个时候过得很苦,一个月二两肉,二十来斤米,一个人一天几两蔬菜,什么东西都很少,连百姓生命都维持不了,好多人因此饿死。像我们住在北京的可能还好一点,但也挺苦的。我有三个孩子,粮食只能尽量给孩子吃,就是这样孩子也吃不饱。大人没粮食吃,只能把原来喂猪喂马的玉米芯碾成粉掺到面粉里面,拿白菜帮和任何能吃的树叶当菜,都是这么熬过来的。我妻子的体重本来是100斤,经过了这时期就瘦到70斤,我本来130斤后来也瘦到100斤,这都是普遍现象,所以三年困难时期过得真是苦不堪言。

“大跃进”把行业生产搞乱了,那几年有色金属工业进展得很缓慢。那个时期吃不饱,全身浮肿,四肢无力,还要去河南淮阳县的一个劳动干校锻炼一年。上级让我们去锻炼的目的一是改造思想,另外一个是种粮食。在干校生产的粮食可以分给我们冶金系统的职工,所以从这个事情上,我还是有一些收获的。我从没种过田但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学会了插秧、耕田、施肥、喷药、割稻子、割麦子、打粮食、打包、储存仓库,这个整个全过程都经历了,连扛一百多斤的大包都经历过。形势逼人,不容得怕脏怕累,只能咬牙坚持着,慢慢地也就习惯成自然了。还有一点很值得一提,那就是不管多大的干部都一起劳动,人人平等,没有特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照顾,互相帮助。在那里劳动也确实是能锻炼人的,其实无论什么经历都是能锻炼人的,一个人的经历越广泛,这个人的境界可能会越高。所以,这也是一段值得记忆的人生经历。

生活刚好转不久,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铺天盖地而来,导致国家生产阻滞,人民思想混乱,千年文物被损毁。坏分子打砸抢烧,领导挂着牌子游街,人人自危。十年浩劫,如此巨大的损失不知何时才能弥补上。

我们单位也未能幸免,基本上所有的领导都被打倒了,全部停止工作接受批斗。用铁丝拴个大木牌挂到被批斗的人脖子上,把脖子都勒出血了,这不仅是对身体上的伤害,更是一种人格侮辱。还把好多破鞋子挂到党委书记、院长的脖子上,拉他们出来游街,让他们自己敲锣以表示“我是走资派”。其中很多都是群众公认的好领导,当时我们就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对他们,但谁都不敢反对,只要反对后果和他们一样,所以大家都不敢有意见。直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发动“文革”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不分好坏的把所有干部都打倒,那这个国家肯定要瘫痪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厂矿山也是一片混乱,人们拉帮结派互相攻击,动枪动炮地打死了不少人。我们不愿意参加他们的组织,根本无法待在那里,就赶快逃回北京。在那种情况下,工作没法正常进行,慢慢地就停顿了,这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呀!

破四旧也给国家带来了无法估计的损失,各地文物古迹均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我们家乡县城的文公阙里是一千年前的古建筑,也被拆掉了。2004年,我提了一个恢复文公阙里建设的意见,趁婺中母校80年校庆的机会,开了一个会,41位校友签了名,作为倡议书,送呈了婺源县委、人大、政协等机关。回到北京后,我又动员了十几个教授写了一封婺源县改造旧城的建议书,上报婺源县委、上饶市委等。我前些日子接到一个电话,告知我们的倡议正在被采用,目前已经把文公阙里的牌坊立起来了,后面大殿也开始平土了,预计两三年就可以完工。我那天高兴得彻夜无眠,并立即电话告知有关婺中校友,大家闻此无不欢欣鼓舞。

经历政治运动

我单位里面有一个老同志,他家里有很多名人字画,价值连城的名画都有,结果“文革”时抄家给抄走了,至今下落不明。本来古文物这类东西在很多人家都有不少,经过这一场浩劫,损失无法估量。

归根结底,虽然说这是一场政治运动,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互相打击,互相报复,搞得社会动乱,人人自危,夫妻反目,家破人亡。

打倒“四人帮”后,邓小平复出,掌控国家政权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路,从此拨乱反正,使我们的国家逐步地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才有了今天稳定、和谐、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若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要比现在好得多,全国上下浪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真是太可惜了,全国人民一定要团结一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把在“文革”中失去了的时间补回来而努力工作!

通过这些政治运动,我感觉到我们国家是走了一些弯路的,这些弯路今后不会发生,也不应该再发生了。现在已经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民主,一个是法治。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这两样是非走弯路不可的,只有把民主搞好了,把法治建立起来,才能保证国家安定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钓鱼台国宾馆任总工程师

我1991年办理了退休手续,离开我为之奋斗了近40年的工作岗位还真有些舍不得,同时觉得自己还不老,身体尚可,可以再为国家做些工作,发挥余热,这样一来,又马不停蹄地忙碌了10年。

退休一两个月,钓鱼台国宾馆负责人就找到了我,让我去搞基本建设,担任建筑装修方面的设计施工总工程师。

钓鱼台国宾馆是坐落于中国北京海淀区玉渊潭东侧的一处古代皇家园林及现代国宾馆建筑群。金代章宗皇帝完颜璟曾在此筑台垂钓,“钓鱼台”因而得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至清代,乾隆皇帝敕命疏浚玉渊潭并在此兴建行宫,改为皇家园林。现代的国宾馆园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8年至1959年在古钓鱼台风景区基础上扩大修建,用作来访国宾的下榻及会晤、会议场所。

今日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国家接待各国元首和重要客人的超星级宾馆,场所设施一应俱全,风格精美典雅。从1959年建馆以来,这里已经先后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总统、国王、总理近一千人次,是一处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媒体瞩目的地方。

从1991年到1995年,我担任扩建装饰装修的设计施工的总工程师,在这里工作了五年。钓鱼台国宾馆代表着我国文化传统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和现代化设施等各方面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向世界展示我国建筑技术和装饰艺术的窗口。国宾馆的每一栋建筑都是中国最高级的建筑大师的设计,但不管多好的设计,五年也需翻新一次。国宾馆内厅室极多,一栋接着一栋翻修,工程量大并必须保证所做设计均能代表中国的最高设计水准,所以难度系数大,工作压力也大。不仅工作要求高、风险大,对安全的要求也极高。

我曾接到过一个设计任务,让我改建一栋二层楼的旧别墅,要把所有的内墙全部拆掉,当然包括承重墙,且楼上不能有损坏,这真是把我难住了,要是拆的不好,整个二层就会塌下来,后果不堪设想。经过我再三考虑,只好回原单位请教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们,因为我不是搞结构的,所以请那些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一面墙一面墙地核算。在众多方法中做比较,终于选出了可靠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把墙拆掉要加梁柱,上面的重量用梁柱来支撑,而且柱子不能用得太多,这就叫偷墙换柱。在负责这项工作的几个月内我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直到竣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确认安全性得到保障时,我才松了一口气。至今已过十余年,安全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