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研图谱》载:“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遂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固携之归,刊出成砚,湿润大过端溪……”
龙尾砚天然纹理十分丰富,总的可以归纳为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五大类指: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此外,还有银晕、龙鳞、玉带、豆斑等品,还有一些罕见的如银星、银晕等都属龙尾砚中的上品。龙尾砚石质优良,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毅里,金声而玉德”之特点。
龙尾砚的生产,今天得到更大发展,制砚艺人继承传统风格,广泛汲取书画、金石、石雕、中国画等姊妹艺术门类的营养,精心设计,因形造型,生产出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具有现代人审美意识的多种多样的砚台,深受国内外人的喜爱。当代书法家们为龙尾砚挥毫题下了“砚国名珠”、“石冠群山”的溢美之词,龙尾砚曾被选为我国领导人出访的珍贵礼品。
当代卓越的国画大师刘海粟曾作《题龙尾砚》,诗云:
鸾刀夜割黑龙尾,碾着端溪苍玉子。
花雕铁面一尺方,紫霞红光墨花飞。
石头记
由朱子艺苑艺术总监、黄山国画院长,素有“砚雕第一刀”之誉的砚雕艺术家方见尘先生,历时一个月精心创作而成。砚高2.35米,宽1.3米,重达1280公斤,堪称天下第一歙砚。
婺墨
婺源制墨,始于南唐,因婺旧属新安郡、徽州,故婺墨又称“新安墨”、“徽墨”。
《新安志》载:“新安墨以黄山名,数十年来,造者乃在婺源黄冈山。戴彦衡、吴滋为最。彦衡自(宋)绍兴八年,以荐作‘复古殿’等墨。其初,降‘双角龙’样,是米待制元晖(书画家米友仁)所画……”朝廷“以滋所造甚佳,例外支稿,设钱两万”,一时婺墨昌隆。所制优墨,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的美誉。
选用优质松烟、油烟、炭墨、骨胶、皮胶、广胶、麝香等原料,制出的墨锭具有“入纸不晕、浓黑而光,防腐防蛀、耐久不变”的特点。
工艺伞
“金溪斗笠甲路伞,扬州女子不用拣”,甲路伞产于婺源甲路村。
甲路制伞历史悠久,康熙甲戌年所修《县志》已列入《货属篇》。伞面画有精美的花鸟、仕女、风景等图案,以木竹、皮纸、桐油、皮油、柿树油为原料制成的伞,不仅晴雨相宜,经久耐用,而且有欣赏价值。
甲路雨伞曾选送国际产品博览会展出。
清华婺酒
清华婺酒,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采用优质大米和山泉水为原料,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传统固体操作,酿造出优质清香型大曲为酒基,用淡竹叶、当归、砂仁、檀香等十二种名贵中药浸汁,用冰糖、白糖熬成糖液,将酒、糖、药三液按科学配方精制,经过抽清、过滤、封缸、长期贮藏后出厂。
清华婺酒色泽金黄透明,芳香浓郁,口味醇正,进口甜、落口绵,有健胃、养血、益气之功效,常服少饮,有益身体健康。清华婺酒曾被国家领导人亲口品尝,给予高度评价。
婺绿
婺源盛产绿茶,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载:婺源之谢源茶为全国六大绝品之一。
明清时,号称“四大名茶”的婺源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被列为贡品。济溪上坦源茶叶脉洁白,香馥味醇,曾获明嘉靖皇帝赏赐匾额。清乾隆年间,婺绿外销,已成为英国贵族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咸丰年间,俞德昌、俞德和、胡源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各制绿茶千百箱运往香港销售。俞德盛茶号所制的“第六香”牌号绿茶,运销西欧,均获利极厚。宣统二年,龙腾俞杰然建“祥馨实业花园”,种珠兰、茉莉数千盆为窨(xūn)制花茶之用,其花茶由南洋劝业会审报农工商部门,奖给金牌。后俞仰清精致“珠兰龙井”,在美国赛会获一等奖。婺源绿茶“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三大特点,曾长久地享誉欧美地区和俄国等国家。1935年纽约出版的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称:“婺源茶不独为路庄茶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民国年间,婺源郑鉴源在沪经营茶叶,被称为“茶叶大王”。
1915年,婺绿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81年“雨茶一级”和“贡熙一级”荣获商业部颁发的优质品证书。1982年被评为全国名茶。AA级大鄣山茶获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
婺源茶叶品种繁多,有珍眉、针眉、抽贡、风眉、贡眉、贡熙、三角片、绿茶粉、茶梗、寿眉、白毫、茶朴、银针、半炒青等等。
茶道
婺源的茶道着力表现茶乡“敬、和、俭、静”的道德风情。敬:茶品高雅,以茶敬客,表达对客人的尊敬,显示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和:茶叶清和,世间万物和谐相生,人之间平等相待;俭:茶必俭,君子之交以茶当酒水,精行俭得养廉;静:品茶启发思情,修身养性,静以致远。有农家茶、文士茶、富室茶等茶道表演。
荷包红鱼
婺源荷包红鱼是国内外唯一独特的鱼种,鱼体背侧呈鲜红色或桔红色,腹部白色,鳞片规则,头小尾短,背高腹圆,形似荷包,故名。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余懋学(婺源沱川人),告老还乡,神宗念其“代天巡狩”有功,特从御池选出数尾红鲤鱼作为赏赐,后传入民间繁殖。因婺源水质优良,气候适宜,逐渐形成一种特异品种。
1958年,县成立荷包红鱼场,经二十年提纯复壮,达到原定选育标准。1980年经国家水产总局邀请专家审定,婺源荷包红鱼场研究选育的荷包红鱼为全国淡水良种鱼。1981年获国家水产总局颁发的科技一等奖。
经化验荷包红鱼的蛋白质含量为20.10%,脂肪含量为2.67%,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宴席珍肴。钓鱼台国宾馆将荷包红鱼列入国宴,受到外国元首的赞赏。
冷水塘鱼
婺源溪涧流泉,常年不涸,适宜养鱼。据资料,养鱼史可上溯到南宋。山区一些农户,或在庭院凿池,或在户外掘塘,采取流水饲养。主要养殖草鱼,亦有荷包红鱼混养。
冷水养鱼,草鱼生长极慢,经二三年饲养,始有1公斤,五六年才达2公斤。因泉水含多种矿物质,成鱼脊背变成乌黑,鱼肚稍露白色。遇有宾客临门,户主即从塘中捞取。此鱼肉质特嫩,味极鲜。某些村庄,亦有喝生鱼血习惯,据传可以养身健胃。
江湾雪梨
江湾雪梨,因产地江湾而得名。《婺源县志》载:明代,婺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并以油渍纸为袋将果逐个包封,成熟时果雪白。
品种有“六月雪”、“西降坞”、“白梨”、“苏梨”、“马铃梨”等多种。尤以“西降坞”梨为上品,江湾雪梨不仅体大肉厚,皮薄核小,而且松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