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喜看园林春几许--姚鸿明回望艺术人生 第12节

点击:

一回到机修队,我就踏踏实实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厂里和队里领导对我很重视,先是让我跟一个姓穆的师傅学习设计缠绕发电机。因为井下采矿急需大功率的发电机,当时时间紧迫,如果去买发电机,一是太贵,二是去外地买肯定耽误井下工作,所以厂里动员机修队双管齐下,一边维修旧发电机,一边再加班自己生产发电机,以保障井下采矿的需要。队里好几个师傅带着我和杨宝林几个学生,圆满完成了发电机的生产任务。我也从中如饥似渴地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宝贵知识。

后来,杨副队长又叫我跟他学习维修电话线路。我每天就随他早出晚归,巡查符山铁矿所属方圆几十里的电话线路和电线杆。最有趣的是上山,虽说坡陡路滑有些危险,可是我一点也不害怕。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满山遍野的核桃树和酸枣树,太壮观了。杨副队长告诉我这树是矿里管的,成熟的核桃要放在石灰和土里沤烂,才能剥出壳砸开吃。他用电工刀切下几个青绿的生核桃,熟练地挑开外皮,露出里面又嫩又白的果仁叫我吃。我一咬有些涩,但嫩而甘甜很好吃。吃得我满嘴满手黑黑的,相互对视,我们俩都笑了。想想在矿里工作的一年多,虽然生活苦而单调,又思念父母亲,但我还是很有收获的,那段日子也很值得怀念。

圆梦进军营

意外被部队文工团挑中

回到符山铁矿以后,我就在厂里安心工作,没想到命运之神却又一次垂青了我。

有一天,我正在修电线,厂里的机修队长找到我,让我去厂办公室一趟。我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一进办公室,领导就让我坐下,介绍一名军人对我说:“这名军人是来找你的。”我一看,那名男子身着军装,年龄在40岁上下,之前并不认识。领导接着说:“他想和你单独聊聊,你们聊吧。”说完这话,领导就起身离开了。

这名中年男子开门见山,说明自己是北京军区炮兵第十四师文化科的科长,叫胡俭福。他说他们部队现在要成立文工团,需要招一些文艺兵,要求会唱京剧、根红苗正的,所以就找到我了。他提出首先要看看我的文艺特长,让我先唱一段《沙家浜》里面“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片段。他拿出了定音器,先用D调给我吹了一下,然后问我觉得调是否可以。我觉得调有些低,于是就说:“这个调有点低,您能给我往上调一调么?”后来他给我调成了降E,但我一唱还是觉得有点压嗓子,于是就让他又往上调了几次音,最后定在了降F调,我觉得挺适应,就从头到尾唱了下去。

唱过之后我们又聊了聊,他得知我还会京胡、二胡、板胡、笙、三弦、手风琴等乐器,非常感兴趣,因为已经接近中午了,于是他就说:“这样吧,吃完中午饭我们再说。”

吃过午饭之后,我给他简单地演奏了一下各种乐器,拉了一段京胡和手风琴。他听过之后觉得还不错,之后又问了我和我家庭的一些情况。我那时候对家里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很了解,而我的三哥那时正好是邯郸市建工局的党委书记,于是我就告诉他可以去我三哥那里了解具体情况。之后,他就走了,我也高高兴兴地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第二天领导也找到我,问我聊得怎么样,我说挺好的,他没多说什么,我也并没放在心里。

没过几天胡科长又来厂里找到我,这才和我说了真实的情况:征兵之后,部队缺少拔尖的文艺兵,而部队又要搞样板戏,所以就需要再招收一些在戏曲方面有特长的文艺兵。那时候第十四师在邯郸驻军,部队到处在招兵,甚至还跑去邯郸市话剧团、平调落子团、京剧团、豫剧团,想要招到一些符合条件的人。可是那些单位里的人年龄都相对偏大,超出了部队要求的年龄,这使得胡科长一筹莫展。这时候,邯郸京剧团的张老师就和胡处长提起了我,说我曾在那里学过京剧,嗓子不错,还能拉胡琴,很遗憾没能把我留下,而我的年龄正好符合他们要招的文艺兵的标准。经过他的推荐,胡科长就直奔铁矿来找到我了,经过对我的考察之后,他才彻底相信我就是他要找的文艺兵。

这次来找我,他就是来通知我,经过对我的个人考察和政治审查,他觉得我具备了参军从事文艺工作的条件。

听到这话,我的内心难以抑制地激动,因为一直以来,参军就是我的梦想,而且文艺兵还能同时从事文艺工作,更是令我大喜过望。可是好事多磨,因为我在厂里的表现很突出,又有文艺方面的特长,所以厂里很重视我,不想放我走,于是机修队里就找我谈话,表示对我的挽留。我一心想参军,当然不能就此罢休。于是我又让队长向厂里表达我想去参军的愿望,厂里仍不同意,我就只好自己去找厂领导去谈。然而,尽管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厂里仍然不想放我走,还是不批准我离厂参军。

偷跑出铁矿去部队

过了将近一个月,我每天都想着要去参军,要投身到我梦寐以求的部队生活当中去,这种期盼令我无比痛苦,也不能安心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于是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偷跑去参军。

我把我的想法和好朋友许家华说了,他很支持我。但我当时还担心会被厂里处分,他一心为我着急,都气乐了:“你都当兵了,厂里还能给你什么处分!”我又问他行李怎么办,他很坚定地对我说:“什么都不要了,你就走你的,当你的兵去吧!”

终于,在一天下午,我下了班之后就把所有的工具都放回了机修队的工具车间,像往常一样到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之后许家华来找我说:“走,出去玩去。”我就离开了宿舍。那时候许家华几乎每天都来找我,所以这天也没有什么异样。

离开宿舍,我们去了厂矿医务室的一位女大夫家,她是杭州人,40岁上下,平时和我们的关系很要好。我们觉得她年龄比我们大,阅历比我们丰富,于是就先来她家请她帮忙拿拿主意。她听我们说清了情况之后,沉吟了片刻,对我说:“从我这么大年纪的人来说,奉劝你们一句,这样的做法还是不太好,但是要是想实现你的愿望的话,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不去,你会终身后悔,所以还是背水一战,搏一下吧。”

于是在天刚擦黑的时候,他们就送我出发去长途汽车站了。长途汽车站离铁矿大概有三四里地,他们把我送到了车站,我和他们依依惜别,才坐上了摇摇晃晃的汽车,离开了矿场。他们一直站在原地目送我离开。

圆梦进军营

到了邯郸,我到处打听邯郸军分区在什么地方,后来几经辗转,才按照胡科长之前留下的住址找到了他的家。

当我敲开胡科长家门的时候,他吓了一跳:“姚鸿明,你怎么来了?”我一笑,说:“您不是要我么?我当兵来了!”他还是很惊讶:“啊?你当兵来了?经过厂里同意了么?”因为担心自己会被送回铁矿,我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厂里基本同意了,所以我就先来报到了,您要是接受我,我就留下了!”他听完之后说:“你来当兵,咱们部队还是有很多手续呢,你得经过政审、体检等一系列程序呢。”我说:“这样吧,政审您就不用麻烦了,我三哥是邯郸市建工局党委书记,您到我哥那儿就行,政审他不就等于政审我了嘛!”他想了想,说:“那行,今晚你就在这儿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