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校的生活很满意,专业思想巩固得也比较快,后来我成为了班上团支部的委员,这样一来,反倒变成我给别人做工作了。
2008年5月,朱迪生(第三排左一)和大学同窗好友合影
那年化学系只招了一个班,一共80人,班上男生比较少,女生占了2/3。我们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原人大附中的学生,人大附中是为师范学院培养人才的预科学校,从人大附中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的学生都很优秀,这势必会起到鞭策所有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所以当时班上的学习气氛非常好,大家非常自觉地按时上课,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2002年,朱迪生(左二)在同学家做客时留影
认真学习深刻感悟
大学的课程都是对中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当老师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时,其实要有一桶水的知识量才够。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学院也总在强调知识量的重要性。化学系特别重视实验,包括实验原理、操作和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分析,这些是化学的根本。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结论用原理解释不清楚,只要实验现象如此即可。在医学上可见具体应用,如某些药可以治疗某项疾病,但其药理还无法进行科学地解释。
这使我们感觉到化学这门学科在当今世界上仍然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古老是因为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化学,中国对化学的研究应该是比较早的,当初皇帝为了长生不老,命医师炼制丹药,结果在炼丹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于是阴差阳错地发明了火药。
说化学年轻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无法解释很多化学产品具有某种作用的原理,比如工业上生产的催化剂,没人能解释催化原理,它的作用完全是实验试出来的,用各种物质直到试验出一种有效的试剂,非常费时费力。所以催化剂在各国都保密,不对外公开试剂成分,只用代号表示,如果想要知道是哪种试剂,必须付给研究方相应的费用。
人本身也是这样,体内有多种酶,发烧时就是某种酶出了问题,无法控制体温,导致体内一些物质剧烈分解,释放大量热能,所以会感到发热。但为什么某种酶能控制人体温度呢?目前还没有搞清楚。
因此,化学专业是一门非常有趣而且具有丰富科研课题的学科。
课上做实验的时候,我们特别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有时也出现反常现象,比如刚制了一罐氯气,结果盖上盖子端出去就炸了。虽然老师还没有讲到氯气的特性,但是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氯气见光,尤其是紫外线,极易爆炸。当时有很多这样的意外出现,我们也有意识地开展了一些科学研究。
我选了一个无法完成的课题——不用电将氯化钠分解成金属钠和氯气。氯化钠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食盐,钠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金属,氯是重要化工原料,若要分解它们必须电解,而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将盛放氯化钠的容器融化。即使是容器融化了,氯化钠还没融化,因此给电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就想能否用别的办法来分解氯化钠。这个课题非常难,我也做了一些实验,但是没有得到什么结论。
因为这违背了化学的最低能量原理,把金属钠放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燃烧过程中会释放非常高的热量,因此得到的产物肯定是非常稳定的,现在我想把非常稳定的氯化钠变成原来那两种最不稳定的物质,至少要将原来的能量都还给它,只有电才能产生如此大的能量,其他物质的能量均达不到要求。
我非常重视化学实验,也积极参加老师开展的一些实验项目,这为我后来教学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
为做好老师培养多种爱好
决定要当老师后,我就想方设法地拓展各方面的才艺。我态度积极,主动担任班干部锻炼胆量和口才。之所以有这种自我锻炼的想法,是因为当时学校经常请一些北京市的名教师来化学系讲课,每次他们都能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为什么他们讲得那么让人爱听?我有意识地去观察他们,发现要想当好老师,口才是关键。
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我深有体会,有的老师上课我特别爱听,总觉得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有的老师刚上课没多久,我就惦记着怎么还不下课。将来我由学生调换成教师的角色后,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点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现在很幽默了,之前不是,这深受大学里一位老师的影响。他曾经给我们讲如何给学生讲课,我发现他讲话非常幽默、精炼、深入浅出,效果非常好。因此,凡是有这方面的经验,我都把它积累起来,沿着这个方向发展自己。
大学期间,我念书并不是最好的,但很多才多艺,音乐、美术、体育,我都学习一点,这为我后来在中学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喜欢音乐,中学时我组建了民乐团,到了大学我主动报名参加校民乐团,最后由队员熬成了队长。我们两个礼拜举办一次舞会,舞会在礼拜六举行,从晚饭后一直到晚上10点。我们民乐团与管弦乐团轮流为舞会伴奏。唯一遗憾的是总给别人伴奏,自己没学会跳舞。
我也比较喜欢美术,但是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我在图书馆看一些美术的书。主要是临摹一些美术作品,都是比较简单的,像铅笔、钢笔的素描画还可以,但是我不会上色,一上色画就显得脏了。
当初有一个女生对我印象不错,每天晚上她都为我到图书馆占座,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前两次我就去了,但是没有任何想法,我们俩也不说话,她看她的书,我去找画册临摹。
她问我:“你怎么画画呢?怎么不复习功课做作业?”
我说:“将来当老师的时候,你不要把你的学生培养的只懂化学,其他的都不会。学生问你别的你都不知道,你应该都知道一点,起码不会给学生回答错误。”
我喜欢看画展。有一次美术馆展览人体绘画,在中国展览人体画简直太新鲜了,大家都去看。看油画时,懂画的人和看热闹的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站得比较远,眯缝着眼睛看,这就是懂画的,因为这样看可以把画里极细的部分滤掉,看画面整体构思如何,而看热闹的人就直接站到画跟前看,恨不得把眼睛贴到画上。
所以我说:“如果不懂画,学生问,‘老师,有的人看画怎那么看?怎么不靠近点看呢?’你说近的看得更清楚,那就坏了。凡事都要懂一点才行。”
在这些方面我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当然学画画倒也没有什么成果,不过在中学当老师以后,我发现大学期间培养的美术修养还是有用的。
体育本来是我的弱项,可我那时开始喜欢体育了。当时我组织我们宿舍的同学长跑,后来也有别的宿舍参加。从师范学院开始,沿着大马路绕到动物园那边的展览馆,绕很大一圈再跑回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掌握了一些体育技能,为我日后到人大附中当校长领导体育组极为有利。教育局曾经给我们讲过:最难领导的组就是体育组。第一,因为你不懂;第二,体育组的人特心齐,他们要是想糊弄你,你肯定发现不了。我特别注意这方面,所以我在领导体育组的时候还真把他们管理得很好。
在大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也在各个方面培养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我是干部,所以更要争取成为大家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