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邓中夏的成果。
1978年我从北大回到人大后,立即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来,开辟研究的新领域,除继续撰写研究武装斗争和其他有关党史方面的文章外,还着重研究了早期共产主义者邓中夏。为收集资料,曾多次访问邓中夏的夫人夏明,先后写出《五四运动时期的邓中夏》《戮力同心,战友情深——记邓中夏与李启汉》《共产主义战士邓中夏》《邓中夏的理论贡献》等文章(后两篇是应《人民日报》理论部组稿要求撰写和发表的)。原拟写成《邓中夏传》,后因故搁置。
五、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共党史的教材建设工作。
何沁主编、参编的部分教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共党史学科面临的一个突出任务是,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真正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实事求是地编写出新的中共党史教材和修订已有教材。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本校的,而且是全国性的,既有普通高校的,又有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
关于高校。在新形势下,教育部及时大力组织四门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工作。我参加了中共党史课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工作的全过程。1980年3月,我参加了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在山东济南召开的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教材讨论会,其中包括《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程。我参加了中共党史组的讨论,大家对党史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最后写出一个讨论《纪要》。会后,我又参加了教育部政教司组织的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的民主革命部分的修改工作。修改后的稿子作为党史教学大纲的上编,于1980年6月印发试用。1983年4月,教育部政教司在广州召开会议,又在1980年出版的原大纲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讨论,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我又参加了这次修订工作。1984年1月,供高等学校文科公共课使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上编(修订本)正式出版。
1983年,何沁(三排左七)参加教育部政教司主持的政治理论课中共党史教学大纲编写工作留影
科研、编著
1982年3月,我受教育部政教司和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的委托,根据新大纲要求,主持编写(北师大张静如,北大萧超然、周承恩,首都师院闻立树等参加)供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使用的《中共党史讲义》。该书198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先出民主革命部分,后出社会主义部分,然后是合订本,本书先后发行120多万册,获青年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
1983年3月4日,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中共党史/中国通史师资培训会议全体同志合影
(前排右六为何沁,前排右五为王家勋)
关于电视大学。1982年年初,我和本系教师王家勋以及陈明显先后被聘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共党史课主讲教师。1982年2月和1984年9月相继编辑出版供文科使用的《中共党史讲授纲要》(1982年版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1985年,我们编写的供电大使用的教材《中国共产党史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由我任主编,陈明显和电大教师于芙芝、王旖旎、黄成礼等人参加编写的《中国革命史》,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3年3月,何沁(左一)、王家勋(左二)在广西参加全国广播电视大学
中共党史、中国通史师资培训会议后应邀去北海电大座谈
关于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于1981年开始进行试点,1983年逐步向全国推广。1984年,我受委托主持编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都适用的《中国革命史自学考试大纲》。随后,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革命史》,先后参加编写工作的有闻立树、罗正楷等。1990年、1993年、1998年多次修订,均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畅销书奖”。1988年5月26日—6月1日,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政治管理类专业委员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全体会议,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被确定为《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两门课程教材的主编。参加《党的建设》编写工作的有张万里等人,1990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此期间,我还编写出版了一批辅导材料。这些书和教材在社会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1988年5月,于中山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指导委员会政治管理类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留影
(前排左五为何沁,前排左四为黄达强)
六、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87年,应外文出版社的要求,针对一些外国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疑惑和对“文化大革命”提出的问题,我和王顺生一起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一书,通过历史事实,结合理论分析,予以回答。该书由外文出版社翻译成英文,并配以图片,以“宗怀文”为笔名,于1989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的英文翻译版
七、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89年,我受原国家教委高教司的委托,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由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等9个院校的13名教授组成。经过多年的准备和研讨,该书于1997年7月出第1版。1999年7月出第2版。2005年,本书被教育部高教司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修订教材,要求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修订,据此要求,经过研究,我和周鸿、陈明显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2009年5月出第3版。此书在社会上主要是在高校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2013年新年伊始,何沁(中)、周鸿(左)、陈明显(右)漫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工作
科研、编著
八、出版专著《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认识史》。
这本书是我长期教学和研究积累的成果,是我在生病以后完成的。2007年3月,中共党史出版社作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出版。2007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姜洁文章评述这批新书时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既有原创性又有可读性”。
教学和科研遵循的原则
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我逐步形成并遵循以下一些认识。
中共党史学科是属于历史学科,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历史学科而有其自己的特点。它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及其活动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主要研究它的发展规律及其经验教训。因此,它有很强的党性、革命性和政治性,一个时期曾被定性为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但它同时又是历史科学,有着严格的科学性,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的。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必须坚持党性或者说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党史教学不能脱离丰富的历史事实而空洞地说教,同样,作为教材,在编写中,必需占有丰富、翔实可靠,特别是第一手的资料,努力做到史论结合,寓论于史。力求使教材具有可信性、可读性、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