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凡人风采--赵采凡回忆录 第4节

点击:

国民党进北京

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投降了,国民党政府派出接收大员开进了北平。我看到了北平人民扬眉吐气的样子。日本人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的父母也很高兴,因为生活有了希望。也看到来自美国一卡车一卡车运来的救济物资,有奶粉、饼干、面粉、衣物等,街上美国大兵也很多。美国大兵开着吉普车在街上横冲直撞。后来发生了有名的“沈崇事件”。沈崇是北平大学的女生,不幸遭到美国大兵强奸,引起了抗暴、反美的学生运动,学生罢课、上街示威游行。国民党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发生流血事件的运动连绵不断。

当时我在读小学时,学校的政治教育,是以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为主。我们每个人都会背诵总理遗嘱,但如何实现十分渺茫。

 

兵荒马乱

1947年我进入中学,也是快临近解放了。街上很乱,国民党大兵随便抢老百姓的东西。我哥哥的自行车就被抢走了。我哥哥刚满18岁就被抓了壮丁,被派去城墙上扫雷。一次他前面的小伙子不小心踩上了地雷,当即粉身碎骨。此事吓坏了我的父母。不久北平解放了,他又回到了母亲身边。物价飞涨,父亲的工资每月只有40斤小米,我们9口之家,每天三顿饭都由母亲来分发给大家,不能吃饱,晚饭只有一碗粥和一点咸菜。

 

北京解放

1949年1月北京终于解放了,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标语。我哥哥十分活跃,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上街贴标语。此时各个学校大多停课了。大街上可以看到大批的解放军排着大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进了北京城。满街的欢迎人群,我们青年学生也组织了锣鼓队、秧歌队上街欢迎解放军。

 

欢庆胜利

北京解放后,面临着全国大解放,即解放祖国江南大地。每解放一个城市,我校宣传队的同学们就上街庆祝,扭秧歌、跳舞、拉洋片等。拉洋片的内容即是画好的一页页宣传材料,我们在街上给大家唱读。参加革命活动难免耽误一些文化课的学习,但我们都能正确对待。我们青年团员们有时举办大型团日活动,联合各个学校在公园举行灯火晚会。大家一起唱歌跳舞,高举火把扭秧歌,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

 

南下工作团

北京解放不久,学校内组织学生参加南下工作团。为了解放大江南,很多高中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南下工作团。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了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参加了仪仗队,举着红旗,迈着正步走过天安门。当时天安门比现在的矮很多。我们走过天安门时,看到毛主席就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回应我们:“师大女附中的同学们万岁!”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毛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在各单位、机关、学校、街道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主要是检举暗藏在人民队伍中的国民党特务、反动军官、逃亡地主等,对于旧社会过来的人员的历史也进行了审查。我的父母亲都在自己所属单位参加了运动,他们的历史都是清白的,既不是国民党也不是三青团。

 

“三反”、“五反”运动

抗美援朝开始不久,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三反”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是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毛主席亲自下令镇压了曾是革命功臣的党内腐败分子刘青山和张子善。在这个运动中,我跟随老干部参加了一些与不法资本家的斗争,做一些会议记录工作。我的父亲在运动中成了“打老虎”的积极分子,尽管他从事总务工作,但他能一生清廉,在“三反”、“五反”中没有任何问题,是我们做儿女的好榜样。

 

社会状况

新中国成立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由一个脏乱差、贫穷、民不聊生的状态走向了一个秩序安定、经济相对富裕的社会。以我的父母为例,他们终于结束了过去每月几十斤小米的工资待遇,成为具有中等以上工资收入的国家工作人员。市场供应也很好,我曾经去过母亲学校的老师食堂吃过饭,吃了一碗我最爱吃的大对虾。当时我们学生食堂还是很苦的。我想这就是我国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的北京吧。这是后来中国在动乱之中最容易回味的时期,那时的人民都真正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完全是人民发自内心的呼声。

春明小学

1941年暑期,我考入春明小学初小。由于学龄前受了很好的家教,因此我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都走在前面,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开始和同学们交朋友。我从一个闭门自守的大家庭中走了出来,开始接触社会,看到了日本人统治下的北平城。

师大二附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父亲有了工作,家境好了起来。我和二妹考进了师大二附小(即现在的北京实验二小)。我上高小五年级,二妹上初小三年级。这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我和二妹都感到很骄傲。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的校址在西单手帕胡同内,学校有宽敞的校舍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老师当时都是知名的教育学家,如陶淑范老师,解放后一直是政协委员、著名教育学家;还有人大代表郑云老师等。在这所学校里,我受到了多方面的培养,从道德修养、做人,到学文化、学体育、学音乐、学美术到学手工家事等,使我受到了德智体的全面教育。

记忆最深的是每个周一的升旗仪式,大家都分班列队在大操场上,水泥的讲台前,看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慢慢升起,然后有人带领背诵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使我逐渐有了责任感,感到自己长大了。

 

学生运动

有一天,升旗仪式后,一位女教师跳上讲台。我们都认识她,就是我们年轻漂亮的音乐老师。她手里举着一件血衣,开始控诉国民党政府镇压学生的罪行。我非常理解学生的爱国行为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运动。我想这和我所处的社会阶层有关。我的父母亲经常谈起对国民党的不满,耳闻目睹使我很自然地相信学生是正义的,国民党政府是腐败的。

 

文化课学习

由于二附小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我在学习上的表现不是很优秀,比我好的同学很多。由于我个头较高,经常坐在最后一排,听不清老师讲话,难免走神、和同学说悄悄话。我经常在老师向黑板上写点什么时,和同桌的一位男同学趁机聊上几句。有一次我们正聊得起劲,被老师抓住了,叫我们站起来,问我们秘谈什么?逗得全班同学都笑了,我真有点不好意思。此后老师为我调换了位置,调到第二排,老师看得更紧了。我同桌的男同学上课很专心,我也没有说话的对象了,只能专心听课。